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 第三章

第三章

本站默认开启分页模式,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最新章节!

齐涉江不是专业的大鼓演员,还真没自创过鼓曲。老白之所以听不出来,是因为他刚才唱的那一段,听着有大鼓的影子,但其实根本哪种鼓曲都不是,而是子弟书!

比起鼓曲,他觉得子弟书的唱腔和这首歌更加般配。

“子弟书”是往日京城八旗子弟里首创的曲艺形式,因此而得名,题材、曲词上比较文雅。

在齐涉江那会儿,会的人就极少极少了,基本消失在大众视野,几乎等同失传。他也是机缘巧合,才从一名没弟子的老艺人那里学来。

子弟书唱腔繁难,那老艺人都不是皆尽掌握,会的都教给齐涉江了。可惜齐涉江还没来得及收徒,就一命呜呼了。

子弟书虽然失传,但它有个别称,叫“旧日鼓词”。

什么意思呢?这里的鼓词指的就是鼓曲。

后来的京韵大鼓、梨花大鼓、河南坠子等,在创始时继承了部分子弟书的节拍、韵律、曲本和文本,所以子弟书才别称“旧日鼓词”。

子弟书可以算这些鼓曲的半个前身了,二者之间极有渊源。

鼓曲《何必西厢》原词很多内容,包括唱腔其实就改自子弟书。

——所以,不是齐涉江的唱腔像大鼓,而是大鼓像齐涉江所唱的子弟书!

至于弦师老白所谓穆派大鼓的影子,那就更简单了。

子弟书和鼓曲发展过程中都吸收了戏曲的元素,齐涉江从小就正经坐科学戏的,同一个流派,能没影子么?

到了歌曲末尾,齐涉江又续了两句“稗史观来尽节义,新词填去尽多情!”

同样是出自子弟书,到此时他和乐师们好像已经达成了无形中的默契,互相配合,虽然素不相识,但曲本是有定式的。

到了末字,乐器只剩三弦,伴着齐涉江悠然的尾音,圆润清亮的弦音滚滚落下。

老白收手,竟然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看到聚光灯下,齐涉江竟是回头对他们的方向轻轻颔首示意。

老白等人也回以微笑,虽然大家一句话也没交流,却完成了一场漂亮的合作。

……

演唱会结束,齐涉江本来想去找弦师聊聊天,但被夏李二人拖在后台了,逃不过。

毕竟夏一苇和李敬都对齐涉江的表现很震惊,他们觉得齐涉江的状态简直就像脱胎换骨!

夏一苇出道这么久,她完全可以感受到齐涉江站在舞台上的那种气场,泰然自若。

相比之下,她刚出道那会儿绝对比不上,摸爬滚打好几年后,她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至于涉江的唱功,大鼓演唱她懂得有限,只想着涉江可能是练习过,她更在意的是——这么说亲儿子可能不太好,但涉江以前的表演是没什么灵性的。

但今天,截然不同。

难道这就是一夜之间开窍了?

待到李敬告诉夏一苇,齐涉江是真心想说相声后,夏一苇又懵了一下。

“涉江,看出来你喜欢这些……曲艺了,但是相声不太适合你吧。”夏一苇比较委婉地说,“你可以出专辑啊,刚才那几句就唱得很好。”

齐涉江反对,“那不是我老本行啊。”

夏一苇“你入行没半年,老本行是学生吧。”

齐涉江“……”

齐涉江“……对,我的意思是,我真心喜欢的事业。”

夏一苇连连摆手,“你刚刚参加节目时,还说要不靠我自己做个演员,你梦想也变太快了,再说吧。”

李敬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他更含蓄,“那咱们边走边看。”

齐涉江听罢,只能道“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证明给你看的。”

日久见人心,今天时间比较晚了,但会有让他们看到的时候。

夏一苇和李敬面面相觑,这孩子样子是很真诚,但他们实在难以想象齐涉江去说相声的样子……

……

夏一苇的演唱会没有官方录制版本发布,有的观众用手机录了些片段放到网上,其中当然也包括夏一苇和齐涉江合唱版的《何必西厢》。

一开始,还全都在复读关山主唱张约的金句,一溜都是听完了,长得真好!

也有齐涉江的粉丝一拥而上,把舞台灯光下的素颜爱豆,从头发丝到眼睫毛,唇色到手指,仔仔细细地夸奖了一个遍。

后来慢慢有人觉出味来了,才弱弱表示我怎么觉得,唱得确实不错,这段我觉得很带感啊。

我也觉得诶,这段是给整首歌加分的,而且感觉挺正宗的。

大家毕竟对齐涉江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觉得好听,也还是底气不足。

但是,绝大多数人不懂大鼓,弦师那种内行都认不出这不是大鼓是子弟书,就更拦不住一些半懂不懂的人发言了说正宗的笑死人了,这是哪里买的散装唱腔,都听不出来是哪种大鼓了,四不像。

不过这都是少数,多数人,要么粉黑难辨地表示老规矩,你们听歌,我舔颜,要么就是探讨起齐涉江开场前居然又自黑了一把,还捎带上了亲妈。

……这怕不是夏一苇给儿子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 /> 朕带着十万死士穿回来了 退休大佬的咸鱼计划 风谣慕凌枭 萌宝妈咪宠翻天 萌宝妈咪宠翻天酒甜甜 千万次真心(苏修远夏清优) 都市文娱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