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
作者:高观国 朝代:宋朝诗人
- 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原文:
-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1]。
来入门,怅欲悲[2]。
盎中无斗米储[3],
还视架上无悬衣[4]。
拔剑东门去[5],
舍中儿母牵衣啼[6]:
「他家但愿富贵[7],
贱妄与君共餔糜[8]。
上用仓浪天故[9],
下当用此黄口儿[10]。
今非[11]!」
「咄[12]!
行!吾去为迟!
白发时下难久居[13]。」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 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拼音解读:
- shén dú bào qīng gāo,dùn chéng qī chǔ
yǔ hòu qīng hán yóu wèi fàng chūn chóu jiǔ bìng chéng chóu chàng
fēng xù piāo cán yǐ huà píng,ní lián gāng qiàn ǒu sī yíng
【dōng mén xíng】
chū dōng mén,bù gù guī[1]。
lái rù mén,chàng yù bēi[2]。
àng zhōng wú dòu mǐ chǔ[3],
hái shì jià shàng wú xuán yī[4]。
bá jiàn dōng mén qù[5],
shě zhōng ér mǔ qiān yī tí[6]:
「tā jiā dàn yuàn fù guì[7],
jiàn wàng yǔ jūn gòng bù mí[8]。
shàng yòng cāng làng tiān gù[9],
xià dāng yòng cǐ huáng kǒu ér[10]。
jīn fēi[11]!」
「duō[12]!
xíng!wú qù wèi chí!
bái fà shí xià nán jiǔ jū[13]。」
lèi shī lán gān huā zhe lù,chóu dào méi fēng bì jù。
dú shū pò wàn juǎn,xià bǐ rú yǒu shén
lǎo mǔ yǔ zi bié,hū tiān yě cǎo jiān
chūn jiǔ xiāng shú lú yú měi,shuí tóng zuì lǎn què piān zhōu péng dǐ shuì
dì yǒu yú xiāng jīn dàn bó,zhī wú quán yè cuì lí pī
jiàn miàn lián qīng shòu,hū ér wèn kǔ xīn
liǔ sè cēn cī yǎn huà lóu,xiǎo yīng tí sòng mǎn gōng chó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就是尽心知命了,因为只有人才懂得建立人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才有人的社会。而人,只有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才算是走上人生正确的道路。畜牲禽兽之所以建立不起它们的社会,就是
《务本新书》:豌豆,二三月间播种。在各种豆子当中,豌豆最耐储存,而且产量高,成熟早。如果离城市近,还可以抢先卖出豌豆角,购买什物。从前,庄农常常把豌豆当成新鲜物品贡献给我们尝新
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中同名之作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
辨孝,辨析孝与不孝。本章罗列孝与不孝的各种行为,以辨明何为行孝,如何尽孝。百行孝为先,以孝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与亲朋师友的相处之道,都可以由孝道推演而来。如果孝道盛行,就能够身修、家
⑴湿:衣服沾湿。⑵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归艇:归来的小舟。⑶明河:即银河。⑷斗:指北斗星。⑸多事:这里指国家多难。⑹起舞闻鸡:晋代祖狄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起
相关赏析
- 灭纣之后,周室所采取的一个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便是分封诸侯:“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尚书·洪范》后附亡书序)孔颖达《尚书正义》对此的解释是:“武王既已胜
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
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样浓厚,又好似薄烟轻淡,绿树的长短影子映在江面上。夕阳斜下,不禁推开船篷坐下,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头。 注释这首绝句写诗人由富春至严陵旅行途中所见。富
《暗香》、《疏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关于这两首词的题旨,过去有许多说法,但都难以指实。实际上,这两首词只不过是借物咏怀、即景言情的抒情诗,写
程颢在京任御史期间,恰逢宋神宗安排王安石在全国推行“熙宁变法”。“熙宁变法”一经铺开,便立刻激起众多士大夫的反对。在北宋士大夫之间,即使是反对变法者,反对的程度和态度也不尽相同。翰
作者介绍
-
高观国
高观国(生卒年不详)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史达祖同时,常相唱和,殆同为社友。陆游于嘉泰二年入都修撰国史,高观国有《水龙吟》词贺放翁七十八岁生山。观国复与陈造交,有《凤栖梧·湖头即席与长翁同赋》词。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谓陈造为观国词集作序,称其与史邦卿「皆秦、周之词,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其妙处少游、美成若唐诸公亦未及也「。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有盛名。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又《介存斋论词杂著》:「竹屋得名甚盛,而其词一无可观,当由社中标榜而成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竹屋词最隽快,然亦有含蓄处。抗行梅溪则不可,要非竹山所及。「冯煦《蒿庵论词》:「平心论之,竹屋精实有馀,超逸不足。以梅溪较之,究未能旗鼓相当。今若求其同调,则惟卢蒲江差足肩随。「有《竹屋痴语》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