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秋词)
作者:尤侗 朝代:清朝诗人
- 清平乐(秋词)原文:
-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
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 清平乐(秋词)拼音解读:
- gù rén xiāng wàng ruò wéi qíng bié chóu shēn yè yǔ,gū yǐng xiǎo chuāng dēng
liè rén jiàn dǐ qiú shāng yàn,diào hù gān tóu qǐ huó yú
qīng shān héng běi guō,bái shuǐ rào dōng chéng
qīng huái zhuó biàn。gèng zài jiāng xī àn。hóng pèi dào shí huáng yè luàn。shuāng rù liáng wáng gù yuàn。
hán shí hòu,jiǔ xǐng què zī jiē
gāo jié zhì líng yún,bù gǎn dāng téng liù
xiǎo nán gōng ěr fù cuō sī,yì kē xiāng láo dào jiē lí
chén shì nán féng yī xiào,kuàng yǒu zǐ yú huáng jú,kān chā mǎn tóu guī
gǒu lì guó jiā shēng sǐ yǐ,qǐ yīn huò fú bì qū zhī
qiū yuán hé chǔ xié hú。tíng cān fǎng gǔ chí chú。shuāng miào yí fēng shàng zài,qī yuán ào lì yīng wú。
jì de wǔ líng xiāng jiàn rì,liù nián wǎng shì kān jīng
sòng shù shēng jīng yàn,xià lí yān shuǐ,liáo lì dù hán yú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唐代盐铁转运使住在扬州,全面掌管着财政大权,判官多到几十人,商人往来如穿梭。所以民谚说:“扬一益二”,讲的是天下最繁盛的,扬州为第一,而四川的益州次于它。杜牧之有“春风十里珠帘”的
天地万物,同在一个空间,但形体各不相同,它们没有固定的用处,却对人们都有用,这是一条自然的规律。人类群居在一起,同样有追求,但要求获得满足的方法却不一样,同样有欲望,但满足
当今的州县,国为各个朝代州县政府所在地的变化,区域划分的改动,所以不少州县或者原来的名字都没有了,或者州县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建昌军在江西,可是建昌县却属于南康军;南康军在江东,可
这是一首礼赞梅花的词作。 词的上片赞颂梅花的迷人之姿。首句入笔捉题,直截了当地写梅花“两岸月桥花半吐。”溪水岸边小桥两端的梅花已经绽蕾半开。紧接着直接写梅花半吐的风韵和游人对梅花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
相关赏析
- 此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公元833-835年(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
武王问太公说:“我想建功立业,但有三点疑虑:恐怕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进攻强敌,恐怕不能离问敌君的亲信,恐怕不能瓦解敌国的军队。您看该怎么办呢?”太公回答说:“首先是因势利导,其次是慎用
①烧灯:即燃灯。②宫桥:在山东滕州东南45里,跨薛河。③沉香:水香木制成的薰香。
映淮亦能词。虽著有《真冷堂词》,但大多遗失不见,后世只留存诗词不足十首,甚为遗憾。生平事迹见《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卷一、《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三。
楚国攻打韩国雍氏,韩国向西周求兵求粮,周王为此忧虑,就与大臣苏代共商对策。苏代说:“君王何必为这件事烦恼呢?臣不但可以使韩国不向西周求粮,而且可以为君王得到韩国的高都。”周王听后大
作者介绍
-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