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南歌
作者:祝允明 朝代:明朝诗人
- 纪南歌原文: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艳歌余响,绕云萦水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多猎骑,走上樊姬墓。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 纪南歌拼音解读:
- kāi huāng nán yě jì,shǒu zhuō guī yuán tián
yàn gē yú xiǎng,rào yún yíng shuǐ
yuǎn sòng cóng cǐ bié,qīng shān kōng fù qíng
shào nián yì lǎo xué nán chéng,yī cùn guāng yīn bù kě qīng
yè kāi suí zú yǐng,huā duō zhù zhòng tiáo
qīng shān jì hòu yún yóu zài,huà chū dōng nán sì wǔ fēng
wéi yǒu lǜ hé hóng hàn dàn,juǎn shū kāi hé rèn tiān zhēn
píng shēng duō gǎn jī,zhōng yì fēi wài jiǎng
xiàn fù shí nián yóu wèi yù,xiū jiāng bái fà duì huá zān
fēng yān jì nán chéng,chén tǔ jīng mén lù。tiān hán duō liè qí,zǒu shàng fán jī mù。
dēng luán chē,shì xuān yuán,áo yóu qīng tiān zhōng,qí lè bù kě y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诗的第一联直接描写秦宫的穿着打扮,“越罗衫袂”、“玉刻麒麟”、“红腰带”‘将一位俊美少年的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在读者面前;第二联以楼下行人的视角看待秦宫:他在如雾的浓香中仿佛是一个神
石鼓文系我国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为。内容记叙狩猎情状,文为大篆。韩氏以 为周宣王时所为。其物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诗人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局保护石鼓而不得采纳,因而大发牢骚。开
维仪精心考究文史,收古今名媛诗作,编成《宫闺诗史》一书。她的诗文《清芬阁集》,对诗歌理论的阐述也颇精辟。方维仪的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大都音调高烟,风格质直,抒情真挚。有些诗还能针砭时弊,关心国事,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中收有她的《死别离》、《出塞》和《旅秋闻寇》三首诗。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
王僧虔是琅邪临沂人。他祖父王殉,是晋朝司徒。他伯父太保王弘,在宋元嘉时代是宰辅。宾客猜疑他有忌讳,王弘说:“身家忌讳同晋苏子高一样。”他的父亲是王昙首,为右光禄大夫。王昙首兄弟召集
相关赏析
- 这是明代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王守仁早年的诗作,以至于在王守仁诗集中寻访不到,然而《登大伾山》诗碑还矗立在大伾山顶禹王庙西侧,大字行楷,诗衬字,字映诗,显得浑然一体,正可谓“翩翩然
褚遂良,是散骑常侍褚亮的儿子。大业末年,跟随他的父亲在陇右,薛举称帝时,安排褚遂良为通事舍人。薛举失败后,他投奔朝廷,被任命为秦州都督府兵曹参军。贞观十年(636),由秘书郎迁任起
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李白集中存有酬赠崔侍御诗十一首,大多是在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写的。这组诗当是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秋李白南游至宣城(今属安徽)时所作。关于崔侍御为何人,学术界尚存争议。
取名缘由 纪映淮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秋,卒于清康熙中期。其父纪青,字竺远,少为诸生,地方名士。兄纪映钟,字伯紫,颇负诗名,多有著述。母刘玉涵,苏州吴江人,娘家世代官宦。因家面钟山,
作者介绍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