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铁血残明 > 第四十三章 汇集

第四十三章 汇集

本站默认开启分页模式,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最新章节!

阮大铖摸着下巴浓密的胡须气定神闲的站在堂下杨芳蚤倒微微一愣倒不是他没听过而是因为此人太过有名。阮大铖是桐城人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此人先入东林成为东林党的先锋干将后因东林将许诺给他的职位给了魏大中便怒而转投魏忠贤成了阉党。但当阉党也是左

右摇摆最后弄得里外不是人算是满手好牌打成烂牌的典范。虽然阮大铖现在无官职在身但进士身份是有的早年又是京师的科道御史参与的都是明帝国最高层的政治争斗他在官场积累的人脉也不是杨芳蚤一个知县能比的

杨芳蚤不敢摆官威也不愿跟此人沾上关系只得对阮大铖道“原来是阮先生难怪如此急公好义请坐。”

“护卫乡土乃我等本分。”阮大铖微微躬身作礼然后才缓缓坐下。杨芳蚤见阮大铖还想发言的样子不愿与此人多纠缠连忙抢先开口道:“本官愧领桐城知县实不愿桐城既遭寇乱又遭兵乱那些土寇亦都是桐城百姓本官的意思能

抚还是要抚不可轻易言兵不知方大人是否赞同。”方孔炤此时才像醒过来一样把眼光从地板上转向杨芳蚤道“杨大人宅心仁厚说的也有理但本官这里有个计较自古此种民乱不可单言剿亦不可单言抚光是剿杀则平添杀孽官寇之间冤冤相报耗时长久不免地方糜烂;光是言抚则贼人无所畏惧乱是平不了最后蹬鼻子上脸也是有的。古今平乱成功者都必得刚柔并济、剿

抚并举方得全功各位以为然否。”杨芳蚤还未答话先前反对的士子听了出来插话道:“方大人此说不妥咱都是桐城人士地方上乡邻乡亲要说里面有顽劣不堪之人也是少之又少也不必动辄言剿言杀。看此乱起以来桐城各家头面的门上并非家家遭难那领头的还是有些方寸的至少方大人府上他们便未去。而一旦引了池州兵马来那都是客兵许是知道何家

左家方家也未必知道更遑论其余到时拿刀拍门才真是秀才遇到兵。”

方孔炤身后一名虬髯大汉冷冷开口道“刘秀才话中有话不妨直说出来。”

刘秀才脑袋偏一偏道“晚生只是实话实说罢了。”虬髯大汉一怒站起方孔炤稍稍转身对那大汉摆摆手然后盯着那刘秀才道“方某说剿抚并济并未说要请兵来桐。刘秀才尚未听完便曲解方某用意又言有所指难道

贼人不来方某府上其中有何猫腻不成?”“晚生不敢只是亲眼所见贼子从凤仪里的门前行香经过也不曾叨扰方府念及方先生一向赏识那汪国华还有恩于此人此事桐城人尽皆知便由不得旁人不作他想

。”堂中众人都不言语此次民变各家多少都有遭殃唯一毫发无损的只有何家和方家何如宠是阁老致仕大家不敢跟他比方孔炤虽然是京官但毕竟还未起复大家还

是能比较一下心里确有一些不平衡。以前碍于面子大家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此时有刘秀才开口大家也是乐见其成。方孔炤成为众矢之的却不慌不忙先从容的扫视一遍堂中然后语气平淡的开口道“原来是刘秀才亲眼所见。那方某有个疑惑曾几何时桐城士大夫仕于朝者冠盖相望四封之内田土沃民殷富家崇礼仪人习诗书风俗醇厚士绅皆为小民之表率号为礼仪之邦不知刘秀才有否亲眼所见?那时何曾有人为乱何曾有人杀人悬尸

何曾有人自凤仪里之门前行香而过?”

他声音不洪亮但中气充足每人都能听得很清楚。堂中静悄悄的所有的士绅都不说话庞雨感觉此人的气势足可胜过满屋子人。方孔炤并未等待刘秀才回答而是继续道“时移世易桐城乱起之前世禄之家鲜由礼法子弟僮仆倚势凌人纵奴横行市井阡陌苛债累租结怨小民甚至当街杀人而

致民怨沸腾试问刘秀才又是否亲眼所见?难道以上种种都因老夫赏识一武夫而致?”刘秀才一时张口结舌庞雨心中暗自为方孔炤叫好刘秀才言语暗讽方孔炤纵容汪国华而招致民变方孔炤的反击虽然未点刘秀才的名但分明就是说的刘秀才等士绅所

为才是激起民变的原因。方孔炤清清嗓子正要乘胜追击下首一个士子突然站起大声道“方大人所言正是平日侵渔小民而致民怨累积乱发则惊慌失措一溃千里我等士子乡绅世受国恩遇此

小丑之辈垂头丧气斯文扫地未见有几人志在讨贼唯见开门购旗金银媚贼又主抚以自保不知其可乎?”

堂中一片哗然众人纷纷离座而起刘秀才揪住那士子骂道“江之淮你是何身份说谁垂头丧气斯文扫地你今日不说个明白休想走出这县丞衙署。”

旁边的其他士绅已有人在乘乱动手他们面对乱民那是寡不敌众但在这大堂之上却丝毫不怕那江之淮。

大堂上犹如菜市场方孔炤两不相帮稳稳的坐在座位上身后的方家子弟都站了起来却未有离开原位。

杨芳蚤眼见不妙连忙招呼县衙的人上前庞雨只得也进了内圈跟着县丞一起拉开那些愤怒的士绅好不容易把江之淮救出来。

江之淮头发散乱兀自不服的大声叫骂杨芳蚤只得派人把江之淮送去后堂休息以便让会议继续。

现在主张招抚的占据了绝对优势杨芳蚤顺利达成决议而且让士绅写一封陈情送给王公弼坚拒池州兵来桐城。

一场会议不欢而散一众士绅纷纷离去方孔炤故意留在后面那阮大铖本想留下岂知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男配破产后[穿书] 总裁夫人说她未婚 急速蜕变 邻家女郎护花使 随身带个传送门 仙途客栈 千古第一仙 九重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