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瑜不相掩
作者:孙道绚 朝代:宋朝诗人
- 瑕瑜不相掩原文:
-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缜密诚为智,包藏岂谓忠。停看分美恶,今得值良工。
泾渭流终异,瑕瑜自不同。半曾光透石,未掩气如虹。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抱璞应难辨,妍媸每自融。贞姿偏特达,微玷遇磨砻。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 瑕瑜不相掩拼音解读:
- lóu tóu kè zi miǎo qiū hòu,rì luò jūn shān yuán qì zhōng
mò qiǎn zhǐ lún guī hǎi kū,réng liú yī jiàn shè tiān shān
qīng lèi pào luó jīn,gè zì xiāo hún,yī jiāng lí hèn qià píng fēn。
fāng fēi xiē qù hé xū hèn,xià mù yīn yīn zhèng kě rén
dāng shí qīng bié yì zhōng rén,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zhī hé chǔ
zhěn mì chéng wèi zhì,bāo cáng qǐ wèi zhōng。tíng kàn fēn měi è,jīn dé zhí liáng gōng。
jīng wèi liú zhōng yì,xiá yú zì bù tóng。bàn céng guāng tòu shí,wèi yǎn qì rú hóng。
jiē hàn yí xīng luò,yī lóu shì yuè xuán
duàn hóng jì yǔ,jìng qiū kōng,shān rǎn xiū méi xīn lǜ
bào pú yīng nán biàn,yán chī měi zì róng。zhēn zī piān tè dá,wēi diàn yù mó lóng。
dòng tíng zhī dōng jiāng shuǐ xī,lián jīng bù dòng xī yáng chí
qīng míng guò le,bù kān huí shǒu,yún suǒ zhū lóu
dài hé nián guī qù,tán xiào gè zhēng xi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此诗写登太白楼所见所感。首联由太白楼起笔,遥想当年李白长啸登楼的豪放之举。颔联由此而畅想古今,表达了对李白的崇敬之情。颈联回到现实,以壮阔之笔描绘景色。海天一色,明月秋空,颇有李诗
沈括,字存中,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一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沈周(字望之)曾在泉州、开封、江宁做过地方官,祖父曾任大理寺丞,外公许仲容曾任太子洗马,舅舅许洞是咸平三年(1000年
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少年勤学有大志,曾说:“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孝宗乾道二年(1166),考中进士第一(状元),授秘书省正字,迁著作郎,知信州、
治学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
韩庆游说的根本和最初目的,就是让齐国打消向西周借兵求粮的念头。他的聪明之处是没有直接说出这个目的,而是以为齐国的利益着想、为齐国的前途考虑为出发点,在为齐国谋划过程中,自然地达成了
相关赏析
- 白天清闲人们寂静的时候,听几声鸟儿鸣叫宛转悠扬,就觉得耳根完全清澈;夜晚宁静天空显得更高,这时看那月光下片片薄云舒展开又聚拢,顿时令眼界完全空旷。世上的事犹如棋盘局势,不执著的才是
①熏风:南风。②熏笼:作熏香及烘干之用。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低垂,水摇空城,白露好像是从秋月上垂滴的水珠。
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归,思念古人,而古人能与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
惟有能写出“澄江静如练”这样清丽之的谢玄晖,方令人长忆不已。
爸爸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都6月份了,地里的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的仓库已经修好了等待征敛。注释①斸:大锄,这里用作动词。有掘的意思。②禾:禾苗,特指稻苗。③秀:谷物
“大司马臣霍去病昌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承蒙陛下错爱,使我霍去病能在军中供职。本应专心思考边防事务,即使战死荒野也无法报答陛下,居然敢考虑他事来打扰陛下。我这样做,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
作者介绍
-
孙道绚
孙道绚,号冲虚居士,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善诗词,笔力甚高。遗词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