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田诗(一作白石岩)
作者:唐顺之 朝代:明朝诗人
- 行田诗(一作白石岩)原文:
-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白石岩前湖水春,湖边旧境有清尘。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欲追谢守行田意,今古同忧是长人。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行田诗(一作白石岩)拼音解读:
- zā lù tíng tíng yàn,fēi shí yì yì xiāng
huáng lú yǎn yìng qīng jiāng xià,xié lǎn zhe diào yú chā
wū xiá tí yuán shù xíng lèi,héng yáng guī yàn jǐ fēng shū
xī fēng chuī lǎo dòng tíng bō,yī yè xiāng jūn bái fà duō
bái shí yán qián hú shuǐ chūn,hú biān jiù jìng yǒu qīng chén。
yōu lán xuán lǎo,dù ruò hái shēng,shuǐ xiāng shàng jì lǚ
duō jūn xiāng mén nǚ,xué dào ài shén xiān
ái rú shān shàng xuě,jiǎo ruò yún jiān yuè
wǎn lái tiān,kōng qiǎo rán,gū mián,zhěn tán yún jì piān
sì yuè shí qī,zhèng shì qù nián jīn rì,bié jūn shí
yù zhuī xiè shǒu xíng tián yì,jīn gǔ tóng yōu shì zhǎng rén。
bái lù héng jiāng,shuǐ guāng jiē t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援例授内阁中书,任会典馆绘图处协修、国史馆校对。叙
孟子这一段话,历来的儒学家们都没有读懂。寻求,有心中想寻求和用实际行动去寻求两种方式,想寻求,本身是对的,不想寻求,那就错了。只有“我”心中想寻求,才会有实际行动的去寻求。如果“我
折一身瘦骨,踩雨后的虹桥,进山。在山山与树树的夹缝间,辟半亩薄地,起一间柴屋,只栽松柏。男松站远些,刚劲孔武,护塞戌边;女松倚近些,端茶递水,红袖添香。老松可对奕,小松可共舞。酒醉茶酣也可“以手推松曰‘去’”。山认樵夫给树,水认渔翁给鱼,我非樵非渔,便拥有一切,无路则处处是路。
诗经是那片桃林。流光的霞披,如新娘的红盖头,被春风轻轻掀起。果实饱满的模样太惹人怜爱了,她们真像一群孩子,密密匝匝地挤在枝叶间,笑闹着,春天仅仅有了这些果子就不会冷清。当初桃花流水,不还叹息过吗?你担心这季节象梭子一样飞去了,藏着十八岁少女的心事,像春天藏着太多太多的花朵,你不说,不说也羞呵。
偏偏是临近重阳风雨越多,今日如此温暖明丽特别叫人爱惜。试问秋花的芳香是否浓郁?我欲携同朋友走出西城游历。我正自飘泊羁旅,满怀着无限愁绪,就怕登上荒台的高处,更是难以承受悲戚。面
相关赏析
- 秦王对甘茂说:“我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韩国一地名),取周室而代之,你如果能为我实现这一夙愿,我将至死不忘。”甘茂说:“我要求去魏国与他们相约,共同攻打韩国。”于是,武王派亲信向寿做
①飞琼:雪花。② 岫(xiù):山。③韩卢:战国时韩国的名犬。色黑,故名卢。《战国策·秦策三》:“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蹇兔也”。韩卢也在
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开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论证的前提。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主慈悲,一语道破天机,开悟众生。实际上,佛主所说,与孟子这里所说倒有了相通之处。自尊者人尊之,自贵者人贵之。相反,自经沟读,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者人贱之。因
作者介绍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