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右赠陆处士
作者:关汉卿 朝代:元朝诗人
- 浙右赠陆处士原文:
- 白浪吹亡国,秋霜洗大虚。门前是京口,身外不营储。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静节灌园馀,得非成隐居。长当庚子日,独拜五经书。
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浙右赠陆处士拼音解读:
- bái làng chuī wáng guó,qiū shuāng xǐ dà xū。mén qián shì jīng kǒu,shēn wài bù yíng chǔ。
zhèng dān yī shì jiǔ,hèn kè lǐ、guāng yīn xū zhì
wén zhāng yǐ mǎn xíng rén ěr,yí dù sī qīng yī chuàng rán
yī shāng suī dú jǐn,bēi jǐn hú zì qīng
gū fēi yī piàn xuě,bǎi lǐ jiàn qiū háo
dāng nián bù kěn jià chūn fēng,wú duān què bèi qiū fēng wù
fēng dì yōu xiāng chū,qín kuī sù yàn lái
qiān lǐ dào huā yīng xiù sè,wǔ gēng tóng yè zuì jiā yīn
zhū yán kōng zì gǎi,xiàng nián nián、fāng yì zhǎng xīn
jìng jié guàn yuán yú,dé fēi chéng yǐn jū。zhǎng dāng gēng zǐ rì,dú bài wǔ jīng shū。
xǐ yǐ shuāng fēng lǐ,luò rì bàn rén chóu
yì wài duàn qiáo biān,jì mò kāi wú zhǔ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是一首借古论今之作。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临长江。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孝宗淳熙十五年春天,陈亮到建康和镇江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词的内容以议论形势、陈述政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
先父在从岭南调动到宜春去的时候,逝世于保昌(今广东南雄),家人扶柩途经南安(今江西信丰),当时还没听说奸相秦桧已死。张子韶(张九成,字子韶)先生去吊祭,他的祭文只是说:“某年某月某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
相关赏析
- 离愁别恨,也是一个亘古常新的主题。但在写法上却各有不同,因而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就各异。严仁的这首词,以借景抒情取胜。“一曲危弦断客肠”。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
(党锢、刘淑、李膺、杜密、刘祐、魏朗、夏馥、宗慈、巴肃、范滂、尹勋、蔡衍、羊陟、张俭、岑晊、陈翔、孔昱、苑康、檀敷、刘儒、贾彪、何颙)◆党锢列传,序,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Quiet valley did not see anyone,Can only hear the voice.The afterglow of the setting sun i
游明根,字志远,广平任人。祖游鳝,慕容熙政权的乐浪太守。父游幼,冯跋假广平太守。和龙被平定之后,游明根得归乡里。游雅称赞推举他,魏世祖擢拔他为中书学生。游明根生性贞正谨慎,清心寡欲
这首诗出自苏轼诗集卷十二1079年元丰二年己未苏轼四十四岁由于他一直对当时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反对态度在一些诗文中又对新法及因新法而显赫的新进作了讥刺于是政敌便弹劾他作为诗文讪谤朝政及中外臣僚无所畏惮八月十八日苏轼在湖州被捕押至汴京在御史台狱中关押四个月后获释这年十二月苏轼被贬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在州中安置不得签署公文他于第二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寓定惠院五月二十九日家人也迁到黄州于是迁居临皋亭1081年元丰四年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访陈慥潘丙古耕道郭遘将他送至女王城东禅院1082年元丰五年苏轼四十七岁他于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人出城寻春为一年前的同一天在女王城所作的诗写下和诗
作者介绍
-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