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
作者:陈敬容 朝代:近代诗人
- 峡中原文:
-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
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独吟谁会解,多病自淹留。往事如今日,聊同子美愁。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万重烟霭里,隐隐见夔州。夜静明月峡,春寒堆雪楼。
载酒春情,吹箫夜约,犹忆玉娇香软
- 峡中拼音解读:
- bì shuǐ hào hào yún máng máng,měi rén bù lái kōng duàn cháng
běi fēng chuī xuě sì gēng chū,jiā ruì tiān jiào jí suì chú
lèi yǎn yǐ lóu pín dú yǔ shuāng yàn fēi lái,mò shàng xiàng féng fǒu
shēn yè wú fēng xīn yǔ xiē,liáng yuè,lù yíng zhū kē rù yuán hé
kǔ xīn qǐ miǎn róng lóu yǐ,xiāng yè zhōng jīng sù luán fèng
sāng zhè fèi lái yóu nà shuì,tián yuán huāng hòu shàng zhēng miáo
dài yuē gè méi hún,huáng hūn yuè dàn,yǔ yī shēn lián dī yǔ
dú yín shuí huì jiě,duō bìng zì yān liú。wǎng shì rú jīn rì,liáo tóng zi měi chóu。
bà qiáo yáng liǔ nián nián hèn,yuān pǔ fú róng yè yè chóu
sì mǔ hé shí rù,wú jūn yì lǚ shēng
wàn zhòng yān ǎi lǐ,yǐn yǐn jiàn kuí zhōu。yè jìng míng yuè xiá,chūn hán duī xuě lóu。
zài jiǔ chūn qíng,chuī xiāo yè yuē,yóu yì yù jiāo xiāng ruǎ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赵国的奉阳君阀魏国缔结了盟约,魏王将要封赏奉阳君的儿子。有人对魏王说:“大王曾经亲自渡过漳水,到邯郸去拜见赵王,奉上葛、薛、阴、成四地作为赵国的供养之邑,而赵国却没有为大王做到这些
①金缕曲:即“贺新郎”,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重头一百十六字,仄韵。又名“乳燕飞”、“金缕衣”、“金缕词”、“风敲竹”、“金缕歌”、“雪月江山夜”、“貂裘换酒”、“贺新凉”。②苍
晋朝人陶侃(鄱阳人,字士行)生性节俭,做事勤快。任荆州刺史时,命令船官要收集锯木屑,不论数量多少。众人都不了解他的用意,后来正逢积雪溶化时期,官府前虽已除雪,地仍湿滑,于是
1.陈子龙:明末爱国志士和文学家。
2.小车班班:小车,即独轮车;班班,车行之声。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儿子纵然有七个,
相关赏析
- ①暗形相:暗中打量。②从嫁与:就这样嫁给他。
那嵯峨终南山上,巨石高峻而耸巅。权势显赫的太师史尹,民众都唯你俩是看。忧国之心如火炎炎,谁也不敢随口乱谈。国脉眼看已全然斩断,为何平时竟不予察监! 那嵯峨终南山上,丘陵地
去年花开的时候与你分别,今日花开的时候已是一年。世事变幻心茫茫难以意料,心情愁苦意昏昏春日独眠。一身全是病想念故里田园,邑有灾民惭愧领朝廷俸钱。听说你今年还要来看望我,我天天上
本章说佛法真谛胜过布施,从佛法生发智慧就是“依法出生”。通过物质的布施想得到福德报答,并不是佛追求的境界,只有真正觉悟了佛法,才是真正的福德,这就是所谓福德性。而佛法的真谛就是一个
一齐景公走访晏子,说:“您的住宅太小,又靠近集市,请把您家搬到豫章的园地去。”晏子拜了两拜推辞说:“我家穷,靠上集市买东西吃,早晚都要赶集,不能离得远。”景公笑着说:“您家人熟悉市
作者介绍
-
陈敬容
陈敬容(1917.9.2-1989.11.8),女,汉族,作家,原籍四川乐山。代表作品《窗》。
1932年春读初中时开始学习写诗。1934年底只身离家前往北京,自学中外文学,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这时期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第一首诗《十月》作于1935年春,1946年在上海《联合日报晚刊》上发表。1938年在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5年在重庆当过小学教师,1946年当过杂志社和书局的编辑。同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星雨集》,并到上海,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1948年参与创办《中国新诗》月刊,任编委。她是《九叶集》诗友成员。1949年在华北大学学习,同年底开始从事政法工作。1956年任《世界文学》编辑,1973年退休。
1978年起,重新执笔创作,10年来发表诗作近200首,散文和散文诗数十篇,并有新的译著问世。1981年至1984年曾为《诗刊》编外国诗专栏。诗集《老去的是时间》获1986年全国优秀新诗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