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子二首
作者:夏竦 朝代:宋朝诗人
- 采莲子二首原文: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 采莲子二首拼音解读:
- chán zào lín yú jìng,niǎo míng shān gèng yōu
qīng zǐ suī bèi tǐ,bù rú zǎo huán xiāng
sāi yàn gāo fēi rén wèi hái,yī lián fēng yuè xián
rén suí shā àn xiàng jiāng cūn,yú yì chéng zhōu guī lù mén
wú duān gé shuǐ pāo lián zǐ,yáo bèi rén zhī bàn rì xiū。
mò xiàng xī hú gē cǐ qū,shuǐ guāng shān sè bù shèng bēi
wǎn lái nòng shuǐ chuán tóu shī,gèng tuō hóng qún guǒ yā ér。
hàn dàn xiāng lián shí qǐng bēi,xiǎo gū tān xì cǎi lián chí。
bàn gān luò rì,liǎng xíng xīn yàn,yī yè piān zhōu
rǎo rǎo mǎ zú chē chén,bèi suì yuè wú qíng,àn xiāo nián shào
wéi yǒu mén qián jìng hú shuǐ,chūn fēng bù gǎi jiù shí bō
jì yǔ dōng yáng gū jiǔ shì,pīn yī zuì,ér jīn lè shì tā nián lèi
chuán dòng hú guāng yàn yàn qiū,tān kàn nián shào xìn chuán liú。
bàn sǐ wú tóng lǎo bìng shēn,zhòng quán yī niàn yī shāng sh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①“翠色”句:言远山如翠眉,在若有若无之中。②西河道:即河西走廊,今甘肃省黄河以西一带。
这首词是北宋前期词人杜安世的作品,词风与柳永相近,长铺叙,少粉饰,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上片重点铺叙居住的环境和时序景致,也写出了环境中的人物。“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点出人物清
早已空虚冷漠的古行宫,零落宫花依然开行艳红。有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谈论当年的唐玄宗。注释⑴寥落:寂寞冷落。⑵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大凡出兵征伐敌人,行进中要防备敌人中途截击,停止间要防备敌人突然袭击,宿营时要防备敌人偷营劫寨,有风天要防备敌人实施火攻。如能处处做好防备,就能取胜而无失败。诚如兵法所说:“预有充
这是一首反映船夫水上生活的抒情小词,它写的是狂风过后船夫们驾驶帆船前进的情景和心情。词一开头就说”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五里滩,是这条河上的一个地名,“头”是方位词,它
相关赏析
- 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314) 晋纪十一晋愍帝建兴二年(甲戌,公元314年) [1]春,正月,辛未,有如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东行。 [1]春季,正月,辛未(初
李广布疑云 飞将军李广带100多名骑兵单独行动,路上望见匈奴骑兵有几千人。匈奴看见李广等只有100多骑兵,以为是诱兵之计,都很惊疑,于是奔驰到山地摆好阵势。李广的部下毫无准备,遇
《诏策》是《文心雕龙》的第十九篇,主要是论述帝王的诏令文告。这类文体的名目很多,后代统称为诏令。魏晋以前,这种文体还多用古朴的散文,隋唐以后,就常用辞采华丽的四六骈文。本篇反映了魏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
姚合在任武功县主簿后曾在农庄闲居一段时期,写了一些反映农村情况的诗,较有社会意义。这首《庄居野行》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庄居野行》诗歌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重商轻农的风气进行了正本
作者介绍
-
夏竦
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景德四年(1007)中贤良方正科,授光禄丞,通判台州。仁宗朝,与王钦若、丁谓等交结,渐至参知认事。官至枢密使,封英国公。后出知河南府,延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年六十七,赠太师、中书令,谥文庄。《宋史》有传。著有《文庄集》一百卷,已佚。《全宋词》录其词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