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寓望
作者:卢挚 朝代:元朝诗人
- 登楼寓望原文:
-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一轩风物送秋寒。背琴鹤客归松径,横笛牛童卧蓼滩。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
凭高多是偶汍澜,红叶何堪照病颜。万叠云山供远恨,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独倚郡楼无限意,夕阳西去水东还。
日射人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 登楼寓望拼音解读:
- míng fēi liú zài liǎng méi chóu,wàn gǔ chūn shān pín bù jìn
chóu kàn fēi xuě wén jī chàng,dú xiàng cháng kōng bèi yàn háng
mǎ sè suī bù tóng,rén xīn běn wú gé
yī xuān fēng wù sòng qiū hán。bèi qín hè kè guī sōng jìng,héng dí niú tóng wò liǎo tān。
yún shān yǒu yì,xuān shang wú jì,bèi xī fēng chuī duàn gōng míng lèi
píng gāo duō shì ǒu wán lán,hóng yè hé kān zhào bìng yán。wàn dié yún shān gōng yuǎn hèn,
dié zhàng xī chí,wàn mǎ huí xuán,zhòng shān yù dōng
dú yǐ jùn lóu wú xiàn yì,xī yáng xī qù shuǐ dōng hái。
rì shè rén jiān wǔ sè zhī,yuān yāng gōng wǎ bì cēn cī。
xiāng xī yī bēi jiǔ,miǎo miǎo hóng yè huàn
zhú mǎ liàng qiāng chōng nào qù,zhǐ yuān bá hù xié fēng míng
shān quán sǎn màn rào jiē liú,wàn shù táo huā yìng xiǎo lóu
měi hèn huì gū lián wù nǚ,jǐ huí jiāo dù xià yuān jī,jīn xiāo jiā huì liǎng yī y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本词写一女子挽留不住情人的怨恨,如一特写镜头,刻画出一位女子多情善感的美好形象。这首词在技巧上运用了很多对比方法:一个苦苦挽留,一个“醉解兰舟”;一个“一棹碧涛”、晓莺轻啼,一个独
阎选的词流传的相当少,而且从前也少有称道。其实他的词作象秀竹青翠,十分赏心悦目,读起来相当有味,真是有“粉而不腻,浓而不艳”的妙处,很值得仔细吟味研究。以下所录的几首都是不错的词作
对妻子,一般说来是要“爱”的,不爱妻子,又怎么能指望妻子也回报于爱呢?爱妻子,其实就是正确的人生道路,如果把妻子当成奴婢,当成保姆来使唤,呼来喝去,全无一点作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怎么
关于这首诗主旨的说法,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毛诗序》,认为“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无情欲者也”。郑笺、孔疏皆从其说,至宋又加进理学内容,所谓“此诗言人之喜怒未萌,则思欲未动
丞相王导受任为司空,就任的时候,廷尉桓彝梳起两个发髻,穿着葛裙,拄着拐杖,在路边观察他。赞叹说:“人们说阿龙出众,阿龙确实出众!”不觉跟随到官府大门口。丞相王导到江南后,自己说起以
相关赏析
- 开白花的菅草呀,白茅把它捆成束呀。这个人儿远离去,使我空房守孤独呀。天上朵朵白云飘,甘露普降惠菅茅。怨我命运太艰难,这人无德又无道。滮水缓缓向北流,灌溉稻子满地头。长啸高歌伤心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是军人自身的家庭生活。军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抛置在孤独与恐惧中了。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远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
十一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三月,鲁成公从晋国回来。晋国人认为成公倾向楚国,所以扣留了他。成公请求接受盟约,然后让他回国。郤犫来鲁国聘问,而且参加结盟。声伯的母亲没有举行媒聘之礼就和
这阕词,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是它的构思。“云藏鹅湖山”本是极平常的自然现象,但出现在作者笔下,劈头就是“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山被偷,已是相当新奇,何况又具体怀疑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词。上片写闺中思妇,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下片进行了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流露出一点点的伤感。
作者介绍
-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