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寿郡守)
作者:程登吉 朝代:明朝诗人
- 卜算子(寿郡守)原文:
-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早已是三年,父老依依借。愿与天公借几年,保我鸡豚社。
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
□□□□□,□□□□□。□□□□□□□。□□□□□。
- 卜算子(寿郡守)拼音解读:
- mǎ tí tà shuǐ luàn míng xiá,zuì xiù yíng fēng shòu luò huā
gū cūn luò rì cán xiá,qīng yān lǎo shù hán yā,yì diǎn fēi hóng yǐng xià
shēn duō jí bìng sī tián lǐ,yì yǒu liú wáng kuì fèng qián
quàn jūn pín rù zuì xiāng lái,cǐ shì wú chóu wú hèn chù
yí mín rěn sǐ wàng huī fù,jǐ chù jīn xiāo chuí lèi hén
duì zhāo yún ài dài,mù yǔ fēi wēi,luàn fēng xiāng yǐ
chéng wǒ dà yuān mǎ,fǔ wǒ fán ruò gōng
yǔ xuě zì fēi qiān zhàng wài,yú lín zhǐ gé shù fēng xī
nào huā shēn chù céng lóu,huà lián bàn juǎn dōng fēng ruǎn
zǎo yǐ shì sān nián,fù lǎo yī yī jiè。yuàn yǔ tiān gōng jiè jǐ nián,bǎo wǒ jī tún shè。
rú jīn bái shǒu xiāng xīn jǐn,wàn lǐ guī chéng zài mèng zh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前13) 汉纪二十四 汉成帝永始四年(戊申,公元前13年) [1]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大赦天下。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1]春季,正月,
李陵(前134年-前74年)之父是李广长子李当户(前158-前134),李当户早死,李陵为遗腹子。李陵成年后,被选拔为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他擅长射箭,十分爱护手下的士兵。汉武帝因李
政治 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自新末大乱到天下再次一统,历经近20年的时间,此间百姓伤亡惨重,战死和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到刘秀再次统一天下之后,天下人口已经是“十有二存”了。为了使
徐玑其父徐定,福建泉州晋江安海徐厝徐状元人,官居潮州太守,举家由晋江迁居永嘉,住松台里。与徐玑同列“永嘉四灵”的翁卷有一首《晚秋送徐玑赴龙溪丞因过泉南旧里》诗曰:“卷中风雅句,名匠
雾猪泉:位于安徽萧县皇藏峪北部雾猪山下。泉水微温,四季畅流。如适雨季,清水喷涌,颇为壮观。传说古时某人赶着一群猪经过此地,猪干渴而拱地,一母猪竟拱出水来,成为一泉,遂得名“母猪泉”
相关赏析
-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
这是一首咏物诗。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认为“一叶才舒一叶生”,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诗人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
有帝王德行的人统帅军队,一定是精心训练士兵。英雄的将帅善于了解人才,并按其才能高下授予职位。取人之所长,让他成为自己的有力辅佐,以成就神威。这样,其他一切事情就都好办了。军中要选心
(1)“春妆”句:为红梅花设喻。春妆,亦即红妆之意。(2)“闲庭”二句:通过写景含蓄地说梅花不是白梅,而是红梅。余雪,喻白梅。唐代戎昱《早梅》诗:“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其一】 这首诗
作者介绍
-
程登吉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为《幼学琼林》的编撰者。《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此书亦叫《成语考》,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邱浚)。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