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春愁
作者:崔橹 朝代:唐朝诗人
- 点绛唇·春愁原文:
-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唤起封姨清晚景,更将荔子荐新圆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 点绛唇·春愁拼音解读:
- xiāo shòu xiū wén,dùn jué chūn shān tuì。qīng míng jìn。xìng huā chuī jǐn。bó mù dōng fēng jǐn。
duō shì nián nián èr yuè fēng,jiǎn chū é huáng lǚ
zhěn diàn xī táng lěng yù qiū duàn yún yī shuǐ wǎn lái shōu
lǎo rén qī shí réng gū jiǔ,qiān hú bǎi wèng huā mén kǒu
nán shān jié zhú wèi bì lì,cǐ lè běn zì qiū cí chū
chūn shān yān yù shōu,tiān dàn xīng xī xiǎo
míng yuè jìng sōng lín,qiān fēng tóng yī sè
xiāng lěng jīn lú,mèng huí yuān zhàng yú xiāng nèn。gèng wú rén wèn。yī zhěn jiāng nán hèn。
yàn lái yīn xìn wú píng,lù yáo guī mèng nán chéng
huàn qǐ fēng yí qīng wǎn jǐng,gèng jiāng lì zi jiàn xīn yuán
yī lián jiū wài yǔ,jǐ chù xián tián,gé shuǐ dòng chūn chú
yī shēn yóu zài,luàn shān shēn chù,jì mò xī qiáo p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
人生不过百年,谁也活不了千岁,何苦不做好人?偏要在这短短的百年中争强斗狠,弄得千年总还有人责骂。有什么利益能超过百年,带进棺材的?偏有人要为了一些小利,把自己的心肝都弄黑了!做个好
中国人善于形象思维,对直观、具体的事物领会得较快,这一点尤其表现在非知识分子的普通大众身上。所以战国诸子如孟子、庄子等在著述中常用形象化的比喻、故事来阐释哲理、说明事理。不象几乎同
士虞祭之礼:用一只豕致祭,将豕的左半边置于寝门外的西边烹煮,面向东。烹煮豕的灶的南边依次是烹煮鱼的灶和烹煮干肉的灶,以北为上。炊黍稷的灶设在东墙下,面朝西。设弃水之器——洗于西阶的
相关赏析
- 法界是梵语达摩驮都的义译,又译法性、实相。一般有两个角度的解释,一是从事实的角度,一是从义理的角度。法即万象各类,界即分界,即所有外界的表现。佛说再大的福德其实也是虚无的,还是强调
《积雨辋川庄作》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被选入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
《十月之交》是周幽王时的一个朝廷小官,因为不满于当政者皇父诸人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管社稷安危,只顾中饱私囊的行为而作的一首政治怨刺诗。《毛诗序》认为此诗作于幽王时,郑玄认为作于厉王时
756年(唐肃宗至德元年)秋天,杜甫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旧地重来,触景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第二年春天,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
《遯卦》的卦象是艮(山)下乾(天)上,为天下有山之表象,象征着隐让退避。因为山有多高,天就有多高,似乎山在逼天,而天在步步后退,但天无论怎样后退避让,却始终高踞在山之上。君子应同小
作者介绍
-
崔橹
崔橹,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
崔橹向来善于撰写杂文,他所使用的文笔颇为华丽而又任意,比较能放得开。在读了他的前辈作家杜牧的诗作后,他便极力学习杜牧的作法来提高他自己的诗作风韵。因此,像杜牧一样,他的诗作也以绝句的成就最高;尤其在写作有关状景咏物方面便更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