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金山寺
作者:大须 朝代:清朝诗人
- 送僧归金山寺原文:
-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秋涛吞楚驿,晓月上荆门。为访题诗处,莓苔几字存。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老归江上寺,不忘旧师恩。驻锡逢山色,停杯见浪痕。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 送僧归金山寺拼音解读:
- bái jǐn wú wén xiāng làn màn,yù shù qióng pā duī xuě
yuè qù shū lián cái shù chǐ,wū què jīng fēi,yī piàn shāng xīn bái
gù guó shén yóu,duō qíng yīng xiào wǒ,zǎo shēng huá fà
chán zào lín yú jìng,niǎo míng shān gèng yōu
xiān rén qí shù bái wú sè,wáng mǔ táo huā xiǎo bù xiāng
qiū tāo tūn chǔ yì,xiǎo yuè shàng jīng mén。wèi fǎng tí shī chù,méi tái jǐ zì cún。
lián tiān shuāi cǎo,wàng duàn guī lái lù
shí nián lí luàn hòu,zhǎng dà yī xiāng féng
lǎo guī jiāng shàng sì,bù wàng jiù shī ēn。zhù xī féng shān sè,tíng bēi jiàn làng hén。
xióng zhōu wù liè,jùn cǎi xīng chí
xī tàn dāng nián wú lǐ mù,jīn zhī jiāng zuǒ yǒu yí wú
yǐn yǐn fēi qiáo gé yě yān,shí jī xī pàn wèn yú chu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时届惊蛰,雷声隐隐,绿杨随风,浓杏拂墙,燕支重色,处处呈现出春日景色。词末点出“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顿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词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吴文英在杭州居时曾纳一妾,能歌善舞,相爱甚深,不幸别后不久去世。这首词为重过旧居时的悼亡之作,是悼念其杭州亡妾的。上片描写重游旧地的所见的凋零景象,下片追忆往昔生活的欢乐幸福,在对
学书家承 祝允明出生在文化气氛很浓的苏州,他的书学生涯是在前辈的言传身教下开始的。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贞和岳父李应祯两人。 徐有贞擅长行草书。他的行草主要师法唐朝的怀素
①年来句:纳兰为侍卫之臣,扈驾出巡是经常的事,仅清康熙十九年至二十年 (1680~1681年),纳兰即先后随从皇帝巡幸巩华城、遵化、雄县等地,故云与好友“多在别离间”。 ②遥知二句
此词抒写为相思缠绕的惆怅心情。委婉曲折,新颖别致。上片写明知相思无益,决心将其放弃,但相思又难“抛掷”,所以“梦里终相觅”。下片写醒后情景:梦中楼台,还隐约可见,若明若灭。最后以景
相关赏析
- 《孔雀东南飞》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作为古代民间文学伟大的诗篇之一,《
少阴病的症候特征,是脉象微细,精神萎靡、神志迷糊欲睡。少阴病,想吐而又吐不出,心中烦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神志迷糊欲睡,到了五六天,出现腹泻而口渴的,是病在少阴,由于少阴阳气虚弱,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美观。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温暖。注释①七:虚数,言衣之多;一说七章之衣,
处理事情要不争迫而平稳,但是不可因此而太过宽松散漫,立身最好能严格,但是不可造成过于激烈的严酷状态。注释宽平:不急迫而又平稳。
吴伟业(1609~1672) 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先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今皆属江苏)。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镇洋县志》),受张
作者介绍
-
大须
[清]僧。字芥航,一作芥舟,号六不(一作不须,又作不不)头陀。了禅弟子。江苏盐城蔡氏子。家贫,披薙于吴门三元宫,后到宝华山,晚年居焦山。彭玉麟(一八一六―一八九0)与订方外交,工诗善画,画兰竹颇佳。《清朝书画家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