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吟
作者:李端 朝代:南北朝诗人
- 楚吟原文: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楚吟拼音解读:
- yī dào cán yáng pù shuǐ zhōng,bàn jiāng sè sè bàn jiāng hóng
sù chén chēng yǒu dào,shǒu zài yú sì yí
qī guó sān biān wèi dào yōu,shí sān shēn xí fù píng hóu
biān yǐng luò chūn dī,lǜ jǐn zhāng ní juǎn
bìn fà yǐ gān chén lù bái,jú huā yóu sòng sāi yuán huáng
wú yóu chí yī wǎn,jì yú ài chá rén
shuì lǐ xiāo hún wú shuō chù jué lái chóu chàng xiāo hún wù
liǔ xià táo qī,luàn fēn chūn sè dào rén jiā
chǔ tiān cháng duǎn huáng hūn yǔ,sòng yù wú chóu yì zì chóu。
wén dào gù lín xiāng shí duō,bà guān zuó rì jīn rú hé
shān shàng lí gōng gōng shàng lóu,lóu qián gōng pàn mù jiāng liú。
jǐn sè wú duān wǔ shí xián,yī xián yī zhù sī huá n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 皇甫规、张奂、段颎)◆皇甫规传,皇甫规字威明,安定郡朝那县人。祖父皇甫棱,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141),西羌大寇三辅,包围了安定,征西将军马贤率领各郡兵讨
1.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
黄遵宪在短短的58年生涯中,游历日、英、法、意、比、美及新加坡等西方国家以及香港等共13个年头,亲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浪潮,他站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高度,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
晋元帝在正月初一举行朝贺礼时,拉着丞相王导登上御座和自己坐在一起,王导坚决推辞,元帝更加恳切地拉着他。王导说:“如果太阳和万物一起发光,臣下又怎么瞻仰太阳呢!”桓温曾经请他的属官入
相关赏析
-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多情”的《陈情表》《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陈情》之情,耐人寻“情”。倾苦情。文章开篇陈述的是作者不幸的命运:
造谣之所以有效,乃在于谣言总是披着一层美丽的外衣。恰如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说:“诗人们把谣言描写成了一个怪物。他们形容它的时候,其措辞一部分是美秀而文雅,一部分是严肃而深沉的。他们说,
此词写夏夜在庭院荷塘边乘凉的情景。上片写夜的宁静清幽,下片刻画乘凉时的心情。夏末纳凉,临水扶醉,听荷塘一阵雨过,想到过了今夜,这声音即将变做秋声。自是词人体物感时情怀,然于闲适中亦
作者介绍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