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作者:方惟深 朝代:宋朝诗人
-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原文:
- 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
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回头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
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拼音解读:
- lián fēng rù hù yǒu,shèng gài líng fāng hú。
shí zuò bái zhù cí,fàng gē dān yáng hú。
zhōu zi héng shān yǐn,kāi mén lín chéng yú。
jiàn miàn lián qīng shòu,hū ér wèn kǔ xīn
fēn míng yī jiào huá xū mèng,huí shǒu dōng fēng lèi mǎn yī
shuǐ sè ào míng bó,chuān guāng xiù gū pú。
yàn guò yě,zhèng shāng xīn,què shì jiù shí xiāng shí
zēng bīng é é,fēi xuě qiān lǐ xiē
dāng qí dé yì shí,xīn yǔ tiān rǎng jù。
bā zhèn tú míng chéng wò lóng,liù tāo shū gōng zài fēi xióng
huí tóu liú shuǐ xiǎo qiáo dōng,yān sǎo huà lóu chū
jīng qǐ què huí tóu,yǒu hèn wú rén shěng
xián yún suí shū juàn,ān shí shēn yǒu wú。
xí sāng yǒu ā,qí yè yǒu yōu
chóu wú xiàn,xiāo shòu jǐn,yǒu shéi zhī xián jiào yù lóng yīng wǔ niàn láng shī
biān gè mǎ ér guī qù yě,xīn jí mǎ xíng chí
bào shí chǐ xiàn yù,chén quán xiào tàn zhū。
yǔ huà rú kě zuò,xiāng xié shàng qīng d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明潘廷章《硖川图志》载:殳山又作芟山,西山之西北六里,高二十余丈,周七里,桐辖也。《桐邑志》曰:殳山,因殳仙而得名。殳仙名基,得导引术入千金乡,相传宋时人,登此山数年,跌坐而化……
文章就如同山水一般,是幻化境界;而富贵就如同烟云一样,是虚无的影象。注释化境:变化之境。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此时已是三更,独自围绕庭院而行,身心之大孤独于此得以体现。世人皆已沉沉入睡四周逐渐悄无声息了,夜静更深时
韵译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注释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
《燕台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吟咏了一段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抒发对所思慕的女子一年四季的相思之情。《春》诗重在描绘渺茫的寻觅,追忆初见的情景,并渲染深挚的思念。
相关赏析
-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作者在胡诠遭贬后,不顾个人安危,写这首词为他送行,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以及对胡诠的深挚感情。这首词与寄赠李纲的《贺新郎》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
《颂赞》是《文心雕龙》的第九篇。“颂”、“赞”是两种文体。本篇以后,常用两种相近的文体合在一篇论述。“颂”和“诵”区别不大,本篇中的“诵”字,唐写本《文心雕龙》便作“颂”。“颂”和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
尤侗才情敏捷,文名早著。曾以《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制义以及《读离骚》乐府流传禁中,受顺治帝赏识;在史馆时进呈《平蜀赋》,又受康熙帝赏识,所谓“受知两朝,恩礼始终”(潘耒《尤侍讲艮
作者介绍
-
方惟深
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城厢后埭人,幼随父亲,居住长洲(今江苏苏州)。惟深早年便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与弟躬耕。方惟深于崇宁五年(1106)特奏名授兴化军助教。他卒于宣和四年,年八十三岁,无子,只有一女嫁与乐圃先生之子发。
方惟深著有《方秘校集》十卷,其诗精谐警绝,很受王安石赏识,谓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有不到处。《中吴纪闻》云:“子通(惟深)最长于诗,凡有所作,王荆公读之,必称善,谓深得唐人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