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浯溪石
作者:曹学佺 朝代:明朝诗人
- 题浯溪石原文:
- 文与一气间,为物莫与大。先王路不荒,岂不仰吾辈。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退之全而神,上与千载对。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
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然长于指叙,约洁有馀态。
中行虽富剧,粹美若可盖。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我思何人知,徙倚如有待。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心语适相应,出句多分外。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
- 题浯溪石拼音解读:
- wén yǔ yī qì jiān,wèi wù mò yǔ dà。xiān wáng lù bù huāng,qǐ bù yǎng wú bèi。
huā mén lóu qián jiàn qiū cǎo,qǐ néng pín jiàn xiāng kàn lǎo
qiū cǎo liù cháo hán,huā yǔ kōng tán
jūn qì héng dà huāng,zhàn hān rì jiāng rù
tuì zhī quán ér shén,shàng yǔ qiān zǎi duì。lǐ dù cái hǎi fān,gāo xià fēi kě gài。
cì shān yǒu wén zhāng,kě wǎn zhī zài suì。rán cháng yú zhǐ xù,yuē jié yǒu yú tài。
zhōng xíng suī fù jù,cuì měi ruò kě gài。zi áng gǎn yù jiā,wèi ruò jūn yǎ cái。
yī cóng xuān cǎo,jǐ gān xiū zhú,shù yè bā jiāo
líng lèi xiàng shuí dào,jī míng tú tàn xī
shēn wú cǎi fèng shuāng fēi yì,xīn yǒu líng xī yì diǎn tōng
mò mò lí huā làn màn,fēn fēn liǔ xù fēi cán
fēng huǒ lián sān yuè,jiā shū dǐ wàn jīn
shí píng lì yá yá,xī kǒu yáng sù lài。wǒ sī hé rén zhī,xǐ yǐ rú yǒu dài。
shǒu hóng bīng wǎn ǒu,ǒu wǎn bīng hóng shǒu
jīn xiāo jué shèng wú rén gòng,wò kàn xīng hé jìn yì míng
xīn yǔ shì xiāng yìng,chū jù duō fèn wài。yú zhū zuò zhě jiān,bá jǐ chéng yī duì。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秦朝灭亡之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到后来,只有项羽和刘邦的势力最为强大。其他诸侯,有的被消灭,有的急忙寻找靠山。赵王歇在钜鹿之战中,看到了项羽是个了不得的英雄,所以,心中十分佩服,在
公元23年,刘玄称帝高阳,王莽死,刘玄迁都长安,年号更始。公元25年,赤眉入关,刘玄被杀。在这时期中,班彪远避凉州,从长安出发,至安定,写了这篇《北征赋》。《北征赋》是一篇纪行赋,
正月的一个吉日,舜在尧的太庙接受了禅让的册命。他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又聚敛了诸侯的五种圭玉,选择吉月吉日,
词的上片起势不凡,以钱塘江喻人世的聚散离合,充分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表面上是写钱塘江潮水一涨一落,但一说“有情”,一说“无情”,此“无情”,不是指自然之风本乃无情之物,而是指已
(1)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2)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相关赏析
- 天是天,人是人。天有天的所作所为,人有人的所作所为。天作天为的事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作人为的事物都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既研究透了天作天为的事物,又研究透了人作人为的事物,
(上)回纥,其祖先是匈奴,民间多乘有高轮的车子,后魏时也称之为高车部,或称为敕勒,讹传为铁勒。其部落有袁纥、薛延陀、契絆羽、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
韵译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
晋元帝的叔叔东安王司马繇被成都王司马颖陷害,害怕惹祸上身,于是逃离京城,在渡河的时候却被守军拦了下来。随行的宗典追赶上来,用马鞭打司马繇,对他说:“朝廷下令禁止朝廷大官渡河,没
作者介绍
-
曹学佺
曹学佺(1574年-1646年)明代官员、学者、藏书家,闽中十子之首。字能始,一字尊生,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任四川右参政、按察使、广西参议,以撰《野史纪略》得罪魏忠贤党,被劾去职,家居二十年。唐王时在闽中称帝,授礼部尚书。清兵入闽,自缢殉节。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曾谱写闽剧的主要腔调逗腔,因此也被认为是闽剧始祖之一。
曹学佺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写景抒情诗是他的特长。他的私人藏书量达到上万卷,储于“汗竹斋”有《汗竹斋藏书目》。徐勃记道:“予友邓原若、谢肇淛、曹学佺皆有书嗜,曹氏藏书则丹铅满卷,枕籍沈酣。”在文学方面,他与徐勃、谢肇浙等人在诗文上颇有建树,并带动了自明朝中期以来沉寂的闽中文坛,被认为是明末福建文苑的复兴者。他与李贽、焦竑等学者都有交往,这两人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同时他也接受了许多佛教思想。他将佛教的出世解脱和儒家的入世精神统一起来,因而其思想开阔,虽然在官场多年,但功名之心并不太深,内心追求幽静。曹学佺因先后两次罢职,家居“石仓园”中,著书20年,曾谓:佛家有佛藏,道家有道藏,儒家岂可独无,决心修儒藏与之鼎立。于是,采撷四库书,分类编纂,历时10余年,未完稿而明亡。
其一生著书多达30多种,辑有《石仓十二代诗选》。仿道、佛二藏,欲修儒藏,明亡未成。《周易可说》七卷,《书传会衷》十卷,《诗经质疑》六卷,《春秋阐义》十二卷,《春秋义略》三卷,《蜀中人物记》六卷,《一统名胜志》一百九十八卷,《蜀汉地理补》二卷,《蜀郡县古今通释》四卷,《蜀中风土记》四卷,《方物记》十二卷,《蜀画记》四卷,《蜀中神仙记》十卷,《蜀中高僧记》十卷,《石仓诗文集》一百卷,《石仓十二代诗选》八百八十八卷,《蜀中诗话》四卷,另外还有《宋诗选》四十九卷,所有作品共计1329卷。他的著作如《石仓诗文集》因为在清初被列为禁书而失传。仍流传在世的有名的作品包括了《一统名胜志》一百九十八卷与《石仓十二代诗选》,另外福建师范大学藏有《曹大理诗文集》十二册(不全),日本东京藏有《曹能始先生石仓全集》一百卷。
晚明的福建,一度也是书家画人的摇篮,曹学佺以其才华名列“闽中十才子”之首。据称,在林则徐的福州府第“七十二峰楼”的大堂中,悬挂的就是曹学佺的《贞松图》。步作洗泉诗轴,行笔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得晋唐风尚,无娇揉做作之态,显露出温婉敦和、落落坦然的君子气象。著名的对联:“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就出自曹学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