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辞
作者:洪迈 朝代:宋朝诗人
- 祷雨辞原文:
-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妇谒盛与。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
苞苴行与。
谗夫兴与。
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
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宫室崇与。
使民疾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政不节与。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 祷雨辞拼音解读:
- wǎn fēng tíng yuàn luò méi chū dàn yún lái wǎng yuè shū shū
fù yè shèng yǔ。
guān shān bié dàng zǐ,fēng yuè shǒu kōng guī
xiè gōng sù chù jīn shàng zài,lù shuǐ dàng yàng qīng yuán tí
yǐ zhú bù shèng chóu,àn xiǎng jiāng tóu guī lù
dēng chē sù qiān běi,wàn qǐng pù qióng tián
bāo jū xíng yǔ。
chán fū xìng yǔ。
hé yǐ bù yǔ zhì sī jí yě。
jì de nián shí lín shàng mǎ,kàn rén yǎn lèi wāng wāng
hé yǐ bù yǔ zhì sī jí yě。
qiān lǐ huáng yún bái rì xūn,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 fēn
gōng shì chóng yǔ。
shǐ mín jí yǔ。
xún xún mì mì,lěng lěng qīng qīng,qī qī cǎn cǎn qī qī
hé yǐ bù yǔ zhì sī jí yě。
hòu yè xiāng sī,chén suí mǎ qù,yuè zhú zhōu xíng
zhèng bù jié yǔ。
hòu lù gù rén shū duàn jué,héng jī zhì zǐ sè qī li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国君与主将想要集结兵力,根据敌情进行灵活的机动,谋求出其不意的胜利。但事情繁杂,用阴符难以说明问题,彼此相距又十分遥远,言语难通。在这种情况下
黄帝说:我听你讲解九针之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还有弄不明白的地方。请问九针是怎样产生的?各自因何而得名? 岐伯说:九针之“九”,是天地间的大数,数开始于一,而终止于九。所以九针
这是《诗经》中最简短的篇章之一。作为一首与《国风》一类抒情诗意境迥然不同的《颂》诗,光看原诗十八字的文本,对诗意的理解肯定不会太深,这就有必要通过阅读一些距原诗创作时代相对比较近的
东周相国吕仓向周君引见一位客人。前相国工师藉怕那个客人在周君面前用谗言伤害自己,便打发人去对周君说:“这个客人是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可是,他之所以不可信赖,是由予他好毁谤别人。”
本篇文章论述了从严治军问题。要求将领讲求法度,严肃军纪,让将士在军法面前“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一句话,威令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必须,而爱兵是得军心的必要,两者应该相辅相成
相关赏析
- 秋天傍晚枫树随风飒飒作响;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几朵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遥看树色随着潼关山势延伸;黄河奔流入海涛声回旋激荡。明天就可到达繁华京城
开平二年(908)二月,因去年冬天少雪,到今年春深农事才开始,很久没有及时下雨,又担心有灾祸疾病,太祖深切痛念百姓,于是令百官为百姓的愿望祭祀天地鬼神,掩埋暴露在外的尸骨,令附近各
开平元年(907)正月二十五日,唐天子派御史大夫薛贻矩来劳军。宰相张文蔚率百官来劝朱温当皇帝。四月十六日,更名晃。十八日,即帝位。二十二日,大赦天下,改元开平,改国号梁。封唐天子为
《项羽本纪》为《史记》的名篇,项羽是司马迁重点刻画的历史人物之一。这篇赞语作为《项羽本纪》的结尾,用极为简洁的文字,对项羽的一生作了历史的总结,颇具权威性。项羽乃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
这首《忆帝京》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起句写初秋天气逐渐凉了。“薄衾”
作者介绍
-
洪迈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