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寒催酒醒)
作者:蒲松龄 朝代:清朝诗人
- 清平乐(寒催酒醒)原文: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清平乐】
寒催酒醒,
晓陌飞霜定。
背照画帘残烛影,
斜月光中人静。
锦衣才子西征,
万重云水初程。
翠黛倚门相送,
鸾肠断处离声。
- 清平乐(寒催酒醒)拼音解读:
- jǐn jiāng chūn sè lái tiān dì,yù lěi fú yún biàn gǔ jīn
jiāng hú duō fēng bō,zhōu jí kǒng shī zhuì
luàn huā jiàn yù mí rén yǎn,qiǎn cǎo cái néng méi mǎ tí
táo lǐ fēng qián duō wǔ mèi,yáng liǔ gèng wēn róu
gǎn jūn chán mián yì,xì zài hóng luó rú
yīng zuǐ zhuó huā hóng liū,yàn wěi diǎn bō lǜ zhòu
běi fēng lì rú jiàn,bù xù bù bì shēn
juān qū fù guó nàn,shì sǐ hū rú guī
suí fēng qián rù yè,rùn wù xì wú shēng
wǒ yì qiě rú cháng rì zuì,mò jiào xián guǎn zuò lí shēng
【qīng píng lè】
hán cuī jiǔ xǐng,
xiǎo mò fēi shuāng dìng。
bèi zhào huà lián cán zhú yǐng,
xié yuè guāng zhōng rén jìng。
jǐn yī cái zǐ xī zhēng,
wàn zhòng yún shuǐ chū chéng。
cuì dài yǐ mén xiāng sòng,
luán cháng duàn chù lí shē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
张仪是魏国人。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
王籍:出身世族高门,祖父王远,南朝宋时为光禄勋;父僧祐,为南朝齐骁骑将军,在王氏支庶中,家世不算显赫。他“七岁能属文,及长好学,博涉有文气。乐安任昉见而称之。尝于沈约座赋得《咏烛》
在《兴隆祀丁曲》、 《罗女曲》、 《平坝城南村》、《偏桥行》等诗中,描绘了他行经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情风物。这些诗都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但他的复古主张单纯从形式上着眼,并未注重继承古
The night the Big Dipper hung high; the night with the sword and keep the edge Gosuha.So f
相关赏析
- 恒,恒久。阳刚处上而阴柔处下,雷风相交与,巽顺而动,阳刚与阴柔皆相互应,故为恒。恒,“亨通,无咎,利于守正”。(因为)长久恒守其道呵!天地之道,恒久而不止。“利一有所往”,终结
文学贡献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
周铁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氏,梁朝时渡江来到南方。语音粗重,体力过人,熟习骑马用槊,曾经为梁朝河东王萧誉效力,以勇敢闻名,萧誉上奏表任命他为府中兵参军。萧誉任广州刺史,用周铁虎为兴宁
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
①风霆:疾风暴雷。形容迅速,雷厉风行。 ②天声:指宋军的声威。 地陬 (zōu):大地的每个角落。 ③河洛:黄河、洛水,这里泛指金人占领的土地。 ④蹀 (dié):踏。
作者介绍
-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出身在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少年时就聪明好学,十九岁中秀才,但此后多年参加乡试,始终没能中举,直到七十一岁才补为岁贡生。长期在乡下教书并进行文学创作。由于仕途失意和生活贫困,使他同情人民的苦难,对封建社会的黑暗也有较深刻的认识。短篇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此外还写有一些诗词、俚曲、戏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