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
作者:徐祯卿 朝代:明朝诗人
- 秋来原文:
-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 秋来拼音解读:
- shuí kàn qīng jiǎn yī biān shū,bù qiǎn huā chóng fěn kōng dù。
suì mù yīn yáng cuī duǎn jǐng,tiān yá shuāng xuě jì hán xiāo
zhī jǐn xiāng sī lóu yǐng xià,diàn chāi àn yuē xiǎo lián jiān
liáng yè xiāo xiāo sàn yǔ shēng,xū táng xī xī yǎn shuāng qīng
sī qiān jīn yè cháng yīng zhí,yǔ lěng xiāng hún diào shū kè。
dú xiě chāng pú zhú yè bēi,péng chéng fāng cǎo tà chū huí
jīn yè yuè míng rén jǐn wàng,bù zhī qiū sī luò shuí jiā
qiū fén guǐ chàng bào jiā shī,hèn xuè qiān nián tǔ zhōng bì。
wǔ chuāng shuì qǐ yīng shēng qiǎo,hé chǔ huàn chūn chóu
hái jūn míng zhū shuāng lèi chuí,hèn bù xiāng féng wèi jià shí
chóng chóng dié dié shàng yáo tái,jǐ dù hū tóng sǎo bù kāi
míng yuè jiǎo jiǎo zhào wǒ chuáng,xīng hàn xī liú yè wèi yāng
tóng fēng jīng xīn zhuàng shì kǔ,shuāi dēng luò wěi tí hán sù。
lóu tóu kè zi miǎo qiū hòu,rì luò jūn shān yuán qì zh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去年离别正是北雁南飞,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远征的丈夫近来没有消息,棉衣做好了不知该寄向哪儿?
千古罕见真贵族 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
巧用计策,让他人出力,为自己效劳。这看起来有点欺骗的味道,但实际上两方面都没有受到损失。楚考烈王测验了各国的忠心,市丘的危机也轻松解除了。这种两全其美的策略能说它是欺骗吗?实际上聪
胸中的才德似悬黎玉璧,名门出身如荆山产的美玉。那个文王的知遇贤臣姜尚,从前不过是渭水边一个钓鱼的老人。为什么邓禹不远千里奋起追随光武帝,知刘秀识贤才从南阳渡黄河直奔邺城投明主。
赵师秀,宋太祖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宁宗庆元元年(1195
相关赏析
- 寂寞独居,门扉紧掩,孤独的看着夕阳逐渐落下。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绿竹生长,红莲花瓣掉落在老叶上。渡口处升起袅袅炊烟,到处可以见到归家的采菱人。
老子在全书中第一次描画了他的理想国政治蓝图。第一句四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从古到今的时代或时间顺序,而是指为治理好坏的统治状况。在老子的观念上,理想的“圣人”是要“处无为之可,行不言之
本篇记叙西汉前期多位五经儒学大师的事迹,并附带言及大师们的传承弟子数十人,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儒学兴盛的局面。它是合写众多儒学之士的专题性类传,因以“儒林”标题。文章最精采处是传前
古老的戏马台前,在竹篱下采菊酿酒,岁月流逝,我问今天是什么时节,才知又是重九。我正好归来,南山一片苍翠依旧,昨夜在窗下听着风雨交加,都不像登临的时候。我像宋玉一样因悲秋而愁苦,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三句,写春寒犹重,而用腊侵、雪破表述,起笔便呈新奇。“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今年春浅”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即使“有信”也“无人见”,春天只在“
作者介绍
-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