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作者:张玉娘 朝代:宋朝诗人
- 怨歌行原文:
-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紫殿秋风冷,雕甍落日沉。裁纨凄断曲,织素别离心。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
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
谁言掩歌扇,翻作白头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香销翠羽帐,弦断凤凰琴。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怨歌行拼音解读:
- zhòng wéi shēn xià mò chóu táng,wò hòu qīng xiāo xì xì cháng
zǐ diàn qiū fēng lěng,diāo méng luò rì chén。cái wán qī duàn qū,zhī sù bié lí xīn。
jīn nián yuán yè shí,yuè yǔ dēng yī jiù
zhǐ cōng cōng tiào yuǎn,zǎo jué xián chóu guà qiáo mù
yè tíng xiū gǎi huà,cháng mén bù xī jīn。chǒng yí ēn shāo báo,qíng shū hèn zhuǎn shēn。
zhēng nài xǐng lái,chóu hèn yòu yī rán
jiāng fān jǐ piàn jí rú jiàn,shān quán qiān chǐ fēi rú diàn
xī chuāng xià,fēng yáo cuì zhú,yí shì gù rén lái
guāng jǐng bù shèng guī gé hèn,xíng xíng zuò zuò dài méi zǎn
gé xuě yún dī,juǎn shā fēng jí,jīng yàn shī xù
shuí yán yǎn gē shàn,fān zuò bái tóu yín。
wú biān luò mù xiāo xiāo xià,bù jìn cháng jiāng gǔn gǔn lái
xiāng xiāo cuì yǔ zhàng,xián duàn fèng huáng qín。jìng qián hóng fěn xiē,jiē shàng lǜ tái qīn。
rén shēng de yì xū jìn huān,mò shǐ jīn zūn kōng duì yu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苟县城是一种怠惰的心,这和生命到了一种境界,对某些无意义的事情不去计较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生命的浪费,而不计较无意义的事则是生命的精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苟且又是一种生命的低能,因
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冰从盆里剜出。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表达杨万里对儿
崔祖思字敬元,清河东武城人,是崔琰的七世孙。祖父名诞,是宋的冀州刺史。父亲名僧护,州裹的秀才。祖思年少时就有志气,喜欢读书史。起初被州裹召为主簿,与刺史刘怀珍一起到尧庙祭神,庙裹有
孟子说:“先王们的事迹都失传了,《诗经》也亡失了,《诗经》亡失以后,才有《春秋》一书的出现。晋国的《乘》书,楚国的《梼杌》书,鲁国的《春秋》书,都是一样的。它们的记事不外是
诗人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家人垂钓时兴致勃勃,其乐融融的生活场面。读来令人感到温馨有趣。
相关赏析
- 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塞下秋来风景异”,劈头一句,作者就把我们带到
《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散文。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场景,令人
“有文无行”说崔颢 《黄鹤楼》名扬天下。凭借这一首诗,崔颢本可以知名度很高,但为什么会出现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历代对他的记述不多呢?有些材料甚至连他的生年都存有疑问,而写成(70
诗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但因为是游幕谋生,(游幕是指旧时知识分子离开本乡到外地寻求教学或投向官府求职)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
汉宣帝, 武帝曾孙,戾太子的孙子。戾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史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 号为曾皇孙。生下数月,就遭遇 “巫蛊事件” ,太子、 良娣、 皇孙、 王夫人都被杀害。事实都记
作者介绍
-
张玉娘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松阳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后人将她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