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嘉陵江
作者:陈敬容 朝代:近代诗人
- 春日游嘉陵江原文:
-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坐对落花春日长。曲岸危樯移渡影,暮天栖鸟入山光。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
今来谁识东归意,把酒闲吟思洛阳。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
独泛扁舟映绿杨,嘉陵江水色苍苍。行看芳草故乡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 春日游嘉陵江拼音解读:
- huáng yè réng fēng yǔ,qīng lóu zì guǎn xián
míng rì kè chéng hái jǐ xǔ,zhān yī kuàng shì xīn hán yǔ
yì diǎn cán hóng yù jǐn shí zhà liáng qiū qì mǎn píng wéi
kuàng shì qīng míng hǎo tiān qì,bù fáng yóu yǎn mò wàng guī
zuò duì luò huā chūn rì zhǎng。qū àn wēi qiáng yí dù yǐng,mù tiān qī niǎo rù shān guāng。
hàn jiā jīng zhì mǎn yīn shān,bù qiǎn hú ér pǐ mǎ hái
kū yáng kū yáng ěr shēng tí,wǒ dú qī shí ér gū qī
luò méi tíng xiè xiāng,fāng cǎo chí táng lǜ
jīn lái shuí shí dōng guī yì,bǎ jiǔ xián yín sī luò yáng。
shuǐ jīng lián wài juān juān yuè,lí huā zhī shàng céng céng xuě
kè sī yín shāng hái qiè yuàn gē zhǎng、qióng hú àn quē
dú fàn piān zhōu yìng lǜ yáng,jiā líng jiāng shuǐ sè cāng cāng。xíng kàn fāng cǎo gù xiāng yuǎn,
xiě bù chéng shū,zhǐ jì dé、xiāng sī yì diǎ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若是件件挂怀,事事牵绊,那么,人生的烦恼真是没有止尽的时候。事实上,我们的烦恼常是由于自己执着不放的缘故,以致于重重网罗,令人挣脱不得。碰到失意落魄的事,
①淮阴:指韩信,韩为淮阴人,后又封淮阴侯。广武:指李左车,汉初名将兼谋士,曾受封广武君。李左车初仕于赵,韩信率兵攻赵。李左车为赵献计拒韩,未见纳。韩用背水阵破赵,擒赵王、斩陈余、生
释迦牟尼佛说:有人有淫欲的毛病,一直无法除掉。他想要将自己的男根割掉。佛对他说:如果你想割断自己的男根,不如把自己的淫欲之心割断。心就好像当官的一样,当官的如果停止了,他的随从们也
这首诗是对求奇追险诗风及其流弊的批评。苏轼、黄庭坚是北宋影响巨大的著名诗人,两人的诗歌都有很高的成就。
相关赏析
- 《辨骚》是《文心雕龙》的第五篇。从这篇起,到第二十五篇《书记》的二十一篇,是全书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就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分别进行分析和评论。各篇大体上有四个内容:一是指出每种
本篇以《导战》为题,取义“导引”,旨在阐述使用乡导对于作战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对于作战地区的地形条件怎样,只有以当地人作向导,才能了解和掌握;也只有在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时,打起仗
(713~741)一名岩客,字洞宾(即吕洞宾),河中永乐(一云蒲坂)人。(唐才子传作京兆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值黄巢之乱,遂携
①“丁未”句:丁未,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本年春,北宋亡。夏五月,高宗即位南京(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十月,移驻今江苏扬州。九月赵鼎自中原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本词。仪真
这首诗是戎昱的组诗《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即 最后一首。其它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诗,这一首是 五言律诗 。此题一作《塞上曲》 ,唐新乐府辞,属 《横吹曲》。在唐代,边塞诗作很多,或写
作者介绍
-
陈敬容
陈敬容(1917.9.2-1989.11.8),女,汉族,作家,原籍四川乐山。代表作品《窗》。
1932年春读初中时开始学习写诗。1934年底只身离家前往北京,自学中外文学,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这时期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第一首诗《十月》作于1935年春,1946年在上海《联合日报晚刊》上发表。1938年在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5年在重庆当过小学教师,1946年当过杂志社和书局的编辑。同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星雨集》,并到上海,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1948年参与创办《中国新诗》月刊,任编委。她是《九叶集》诗友成员。1949年在华北大学学习,同年底开始从事政法工作。1956年任《世界文学》编辑,1973年退休。
1978年起,重新执笔创作,10年来发表诗作近200首,散文和散文诗数十篇,并有新的译著问世。1981年至1984年曾为《诗刊》编外国诗专栏。诗集《老去的是时间》获1986年全国优秀新诗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