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春水)
作者:程颢 朝代:宋朝诗人
- 解连环(春水)原文:
- 仙源漾舟岸曲。照芳容几树,香浮红玉。记那回、西洛桥边,裙翠传情,玉纤轻掬。三十六陂,锦鳞渺、芳音难续。隔垂杨,故人望断,浸愁万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浪摇新绿。漫芳洲翠渚,雨痕初足。荡霁色、流入横塘,看风外漪漪,皱纹如谷。藻荇萦回,似留恋、鸳飞鸥浴。爱娇云蘸色,媚日_蓝,远迷心目。
- 解连环(春水)拼音解读:
- xiān yuán yàng zhōu àn qū。zhào fāng róng jǐ shù,xiāng fú hóng yù。jì nà huí、xī luò qiáo biān,qún cuì chuán qíng,yù xiān qīng jū。sān shí liù bēi,jǐn lín miǎo、fāng yīn nán xù。gé chuí yáng,gù rén wàng duàn,jìn chóu wàn hú。
bù xìn bǐ lái zhǎng xià lèi,kāi xiāng yàn qǔ shí liú qún
méi dìng dù,jú yīng xiū huà lán kāi chù guān zhōng qiū
wèi jué chí táng chūn cǎo mèng,jiē qián wú yè yǐ qiū shēng
zì xī jiā rén duō bó mìng,duì gǔ lái、yī piàn shāng xīn yuè
guān gài mǎn jīng huá,sī rén dú qiáo cuì
chūn shuǐ mí tiān,táo huā làng、jǐ fān fēng è
xián lì chūn táng yān dàn dàn,jìng mián hán wěi yǔ sōu sōu
tàn shí nián xīn shì,xiū xiū mò mò
chūn fēng ěr lái wèi ā shuí,hú dié hū rán mǎn fāng cǎo
bié pǔ jīn zhāo àn,luó wéi wǔ yè chóu
làng yáo xīn lǜ。màn fāng zhōu cuì zhǔ,yǔ hén chū zú。dàng jì sè、liú rù héng táng,kàn fēng wài yī yī,zhòu wén rú gǔ。zǎo xìng yíng huí,shì liú liàn、yuān fēi ōu yù。ài jiāo yún zhàn sè,mèi rì_lán,yuǎn mí xīn m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是一首咏物诗。张说较少咏物诗,但这一首《咏瓢》很有趣,将初唐的文字游戏与陈子昂一类诗人的哲理意义结合了起来。
本篇文章论述的是一个国家常备不懈的问题,指出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比防务更重要的。文章多方面论述了加强防务的重要,得出“有备无患”的结论。一个国家如此,一支军队同样如此,文章强调
黄帝问道:我想了解针刺方面的要领。岐伯回答说:疾病有在表在里的区别,刺法有浅刺深刺的不同,病在表应当浅刺,病在里应当深刺,各应到达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违背这一发度。刺得太
这一章书,是说明一国的元首应当尽的孝道,要博爱广敬,感化人群。人无分种族,地无分中外,天子之孝,起感化作用,故为五孝之冠,列为第二章。孔子说:“要亲爱自己的父母,必先博爱。就不敢对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
相关赏析
- 讨论事情最重要的是不可先有成见,如果心有成见,事情已无更改余地,那么再谈也是浪费时间。讨论的目的在于使事情更加完善,因此必须虚心地提供意见才是上策。只知依靠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而不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
君子作战虽用阵势,但必以勇敢为本;办丧事虽讲礼仪,但必以哀痛为本;做官虽讲才识,但必以德行为本。所以立本不牢的,就不必讲究枝节的繁盛;身边的人不能亲近,就不必讲究招徕远方之
因友人陆澧邀诗人到山中居处饮酒小叙,诗人遂赋此诗作答,表示欣然愿往。全诗以酒为引子,写得颇具特色。前两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松叶”清香,可以作为酿酒的作料,引出下文之“
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君子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作者介绍
-
程颢
程颢北宋(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县滠源乡(今属红安)。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 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
其家历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程遹曾任黄陂县令,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卒于该县。父程珦年幼无力返乡,遂居于黄陂,曾任黄陂县尉,后官至太中大夫。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举进士后,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
神宗初,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宋史》本传称:“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与弟程颐开创“洛学”,奠定了理学基础。在教育上,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即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学《论语》、《孟子》则为“知道”,“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大学》、《中庸》亦不可不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此理也”。而《中庸》“天理也,不极天理之高明,不足以道中庸”。总之,教育必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儒家伦理为教育之基本内容。程颢还提出,读书以期“讲明义理”,注重读书方法,“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不可“滞心于章句之末”,为此者乃“学者之大患”。同其理学思想一样,程颢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人为求学统渊源,于他讲学之处立祠或书院以为纪念。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于京师讲《易》处(今河南开封繁塔之左)立二程祠。明成化二十年(1489),河南巡抚李衍就二程祠建大梁书院,祀二程于讲堂。另嵩阳书院亦为纪念二程所立。《嵩阳书院志·序》称:“嵩阳书院,宋藏经处,两程夫子置散投闲与群弟子讲学地也”。
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诏令两程祠以颜子(即颜渊)例修建, 规制比于阙里,前后殿庑斋室等房共六十余间,祭文称颂两程“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康熙二十五年,二程进儒为贤, 位列孔子及门下、汉唐诸儒之上,次年康熙皇帝又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匾额 。
二程的著作有后人编成的《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外书》、《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二程粹言》、《经说》等,程颐另著有《周易传》。二程的学说后来由南宋朱熹等理学家继承发展,成为“程朱”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