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黄钟楼月)
作者:徐再思 朝代:唐朝诗人
- 少年游(黄钟楼月)原文:
-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檐牙缥缈小倡楼。凉月挂银钩。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不知三江水,何事亦分流?
- 少年游(黄钟楼月)拼音解读:
- zhèng jiàn kōng jiāng míng yuè lái,yún shuǐ cāng máng shī jiāng lù
wū hū chǔ suī sān hù néng wáng qín,qǐ yǒu táng táng zhōng guó kōng wú rén
tián jiā jǐ rì xián,gēng zhòng cóng cǐ qǐ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
wèi shōu tiān zǐ hé huáng dì,bù nǐ huí tóu wàng gù xiāng
dāng shí miàn sè qī chūn xuě,céng bàn měi rén yóu。jīn rì chóng lái,gèng wú rén wèn,dú zì yǐ lán chóu。
xián yán shàng guó fán huá,qǐ wèi dì chéng jī lǚ
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 wè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mìng suí nián yù jǐn,shēn yǔ shì jù wàng;
nìng kě zhī tóu bào xiāng sǐ,hé céng chuī luò běi fēng zhōng
yán yá piāo miǎo xiǎo chàng lóu。liáng yuè guà yín gōu。guā xí shēng gē,tòu lián dēng huǒ,fēng jǐng shì yáng zhōu。
bù zhī sān jiāng shuǐ,hé shì yì fēn li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前三句:
范睢来到秦宫,秦王亲自到大厅迎接。秦王对范睢说:“我很久以来,就该亲自来领受您的教导,正碰上要急于处理义渠国的事务,而我每天又要亲自给太后问安;现在义渠的事已经处理完毕,我这才能够
此词为回文,倒读为另一词调《巫山一段云》:“岫垂烟淡淡,窗映雪亭亭。看回瘦骨玉山青。寒风晚浦晴。咒鸥轻点点,飘絮舞盈盈。尽收酒中薄云阴。琼飞淡月明。”虽为文字游戏性质,但回环读来,
这首《南歌子》所作年代不详,但从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来看,似为流落江南后所作。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以对句作景语起,但非寻常景象,而有深情熔铸其中。“星河转”谓银河转动,一“
梅子黄时,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 注释①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②黄梅时节
相关赏析
- 文王问太公说:“天下纷杂熙攘,有时强盛,有时衰弱,有时安定,有时混乱,其所以这样,是什么缘故?是由于君主贤明与不肖所致呢?是因为天命变化自然递嬗的结果呢?”太公回答说:“君主不贤,
《履卦》的卦象是兑(泽)下乾(天)上,为天下有泽之表象。上有天,下有泽,说明要处处小心行动,如行在沼泽之上,一不注意就会陷下去;君子要深明大义,分清上下尊卑名分,坚定百姓的意志,遵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姓丘,名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 史学家。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为炎帝
此篇作于元初,正是作者失意落拓之时,所以曲子在下半阙抒发了作者深深的苦闷。
明代,庄浪土帅鲁麟是甘肃副将,他因争甘肃大将的官职没有成功,便依仗自己部落的势力强大,直接回到庄浪,以儿女年幼为由请假告休。对此,朝中议论纷纷,有主张把大将印玺授与他的,有主张
作者介绍
-
徐再思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