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道中 / 寄远
作者:晏敦复 朝代:宋朝诗人
- 南陵道中 / 寄远原文: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 南陵道中 / 寄远拼音解读:
- yì wài duàn qiáo biān,jì mò kāi wú zhǔ
qiǎn qíng zhōng shì,xíng yún wú dìng,yóu dào mèng hún zhōng
yòu yǒu qiáng tóu qiān yè táo,fēng dòng luò huā hóng sù sù
hū dà fēng qǐ,chén qì mǎng mǎng rán,chéng shì yī xī ér yǐ
zhèng shì kè xīn gū jiǒng chù,shuí jiā hóng xiù píng jiāng lóu?
yì xī huò jiāng jūn,lián nián cǐ zhēng tǎo
cháng jiāng wàn lǐ dōng zhù,xiǎo chuī juǎn jīng tāo
pèi yáo xián tiě cù tà píng yuán xuě
hái qīng yī bō wú qíng lèi,hèn bù xiāng féng wèi tì shí
měi nǚ wèi qiáo dōng,chūn hái shì cán zuò
xiě bù liǎo xiāng sī,yòu zhàn liáng bō fēi qù
nán líng shuǐ miàn màn yōu yōu,fēng jǐn yún qīng yù biàn qi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白居易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创作了《新乐府》五十首,《上阳白发人》是其中的第七首。这首诗写洛阳上阳宫的一个老宫女的痛苦生活。嫔妃制度是封建社会
本章亦与第二章的“不动心”相接,形成了首尾连贯相呼应的一篇大文章。伯夷对他瞧不起的人与事,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高官厚禄,他不会动心。柳下惠从表面上看,似乎他很在意当官任职,然而他并不觉
张说(667~730)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武后策贤良方正,张说年才弱冠,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累
千古罕见真贵族 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
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正像那思
相关赏析
- 黄歇果然是个大辩之才,向秦昭王说明了秦国攻楚的弊端和不攻楚的好处。旁征博引、铺陈排比,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说明为了能够妨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始易终难的结局,为了妨止韩魏借隙袭秦
李宗闵字损之,是皇族郑王李元懿的后代。祖父李自仙,是楚州别驾。父亲李曾羽,曾任宗正卿,后调出宫廷任华州刺史、镇国军潼关防御等使臣。李曾羽的兄长李夷简,是宪宗元和年间的宰相。李宗闵于
这是一首很优美的小诗。诗写一位少妇,独处空闺,深深地思念着远征边塞的丈夫,情真意切,思致清幽绵邈。唐初边地战火不断,诗人有所感而作此诗。开头两句借雁和萤说明女主人公和丈夫分别已经有
作者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拳拳君国”和“志在有为”的气慨,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郑国的列御寇先生,亦即列子,独自东去齐国旅游。 半路上向后转,折回郑国,城外遇见隐士伯昏瞀人。昏是 幽暗,瞀是弱视。隐士废弃姓名,自称昏瞀,自嘲罢了。 伯昏瞀人深感意外,问:“怎么
作者介绍
-
晏敦复
晏敦复(1120-1191,一作1071-1141、一作1075-1145)字景初。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南宋诗人、正直大臣。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敦复才思敏捷,诗文多已散佚,仅《宋诗纪事》存诗1首,《历代名臣奏议》存奏议2篇。《宋史》卷三八一有传。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