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二之一)
作者:李端 朝代:南北朝诗人
- 诉衷情(二之一)原文: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不堪回首卧云乡。羁宦负清狂。年来镜湖风月,鱼鸟两相忘。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秦塞险,楚山苍。更斜阳,画桥流水,曾见扁舟,几度刘郎。
- 诉衷情(二之一)拼音解读:
- shǐ zhī suǒ xiàng jīn lóng tīng,bù jí lín jiān zì zài tí
bù kān huí shǒu wò yún xiāng。jī huàn fù qīng kuáng。nián lái jìng hú fēng yuè,yú niǎo liǎng xiāng wàng。
shǐ jūn hóng fàng,tán xiào xǐ jǐn gǔ jīn chóu
cháo kàn shuǐ dōng liú,mù kàn rì xī zhuì
qū lán shēn chù zhòng xiāng jiàn,yún lèi wēi rén chàn
wǒ ài shān zhōng chūn,cāng yá niǎo yī shēng
yīng chū jiě yǔ,zuì shì yī nián chūn hǎo chù
mái liǎng lún xī zhí sì mǎ,yuán yù bāo xī jī míng gǔ
liáng yè xiāo xiāo sàn yǔ shēng,xū táng xī xī yǎn shuāng qīng
wò kàn qiān niú zhī nǚ xīng,yuè zhuǎn guò wú tóng shù yǐng
cǐ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cái xià méi tóu,què shàng xīn tóu
qín sāi xiǎn,chǔ shān cāng。gèng xié yáng,huà qiáo liú shuǐ,céng jiàn piān zhōu,jǐ dù liú l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张融,字思光,是吴郡吴人。其祖父张祎,是晋琅邪王国的郎中令。父亲张畅,是宋会稽太守。张融二十岁的时候,同郡的道士陆脩静把一柄白鹭羽毛驼尘尾的扇子赠给张融,说:“这既然是不同寻常的东
①阑珊:零乱、歪斜之意。李贺《李夫人歌》:“红璧阑珊悬佩挡,歌台小妓遥相望。”②绾红妆:谓两朵莲花盘绕连结在一起。③凌波:本指女子步履轻盈,若行水面,后代指美女,这里借指并蒂莲。。
大雪纷飞,狂风怒号,苍茫大地上只有梅花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傲雪独放。风雪的摧残,只能使它更加坚强,“花中气节最高坚”是诗人发自内心的赞叹。更可贵的是,它无意苦争春,待到山花烂漫时,决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于1079年(元丰二年)的端午节,此时作者刚到湖州不久。同游者还有“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观写有《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可证。诗的开头四句,直叙作者乘坐小轿任性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
相关赏析
- 这首词是叙写一男子追慕一女子的情景。“似带如丝”,“团酥雪花”,是男子所见到的女子的美丽形象,即形如柳丝轻盈婀娜,色如雪花丰润光洁。“帘卷玉钩斜”等三句,写男子对女子的倾慕之情:他
这就是尽心知命了,因为只有人才懂得建立人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才有人的社会。而人,只有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才算是走上人生正确的道路。畜牲禽兽之所以建立不起它们的社会,就是
孟子生活在战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当时,各大国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此,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提倡“制民之产”,“省刑罚、薄税敛”。
大禹讨厌美酒而喜欢善良的言论,因为美酒虽美但却能伤害人;也就是说,眼前是舒服了,但却留下了后患。善良的言论有时候听起来不大顺耳,但做下去的后果却是很好的,这就是大禹选择的最佳行为方
作者介绍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