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髭
作者:谢薖 朝代:宋朝诗人
- 白髭原文:
-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到处逢人求至药,几回染了又成丝。
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素丝易染髭难染,墨翟当年合泣髭。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 白髭拼音解读:
- jiāng shàng yīn yún suǒ mèng hún,jiāng biān shēn yè wǔ liú kūn
sī guī ruò fén shuǐ,wú rì bù yōu yōu
tǎng jì xiāng sī zì,chóu rén dìng jiě yán
huà rán cháng xiào,cǎo mù zhèn dòng,shān míng gǔ yìng,fēng qǐ shuǐ yǒng
dào chù féng rén qiú zhì yào,jǐ huí rǎn le yòu chéng sī。
wǒ yù chéng chá,zhí qióng yín hàn,wèn jīn shēn rù
hóng yè wǎn xiāo xiāo,cháng tíng jiǔ yī piáo
wèi shuí zhāo lái bù zuò yì,kuáng fēng wǎn duàn zuì cháng tiáo。
sù sī yì rǎn zī nán rǎn,mò dí dāng nián hé qì zī。
mǎn yǎn yóu sī jiān luò xù,hóng xìng kāi shí,yī shà qīng míng yǔ
bìng gǔ zhī lí shā mào kuān,gū chén wàn lǐ kè jiāng gān
shuǐ shàng yóu rén shā shàng nǚ,huí gù,xiào zhǐ bā jiāo lín lǐ zh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
①长更:长夜,南唐李煌《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②蟾蜍句:谓月亮已过了上弦,渐渐地圆了。蟾蜍,代指月亮。早弦,即上弦。③玉琴:琴之美称。
姚鼐是显赫的吴兴姚氏的后裔,其一世祖居麻溪(今枞阳钱桥河南岸姚王集),五世祖姚旭明景泰年间迁居桐城城里。至姚鼐,其家族居桐城县城已300余年。姚鼐1731年十二月二十日(1732年
这是一首咏清明节序的应制词。上阕写清明时暮春景,隐含朝廷恩泽普及百姓的微旨,如“好时代”四句,全是歌功颂德。中阕重点写自然的生机及民间的祥和。”下阕就寒食到清明景象分别写民间“试新
傅说接受王命总理百官,于是向王进言说:“啊!古代明王顺从天道,建立邦国,设置都城,树立侯王君公,又以大夫众长辅佐他们,这不是为了逸乐,而是用来治理人民。上天聪明公正,圣主善于效法它
相关赏析
-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 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
王僧孺字僧孺,是东海郯人,魏朝卫将军王肃的第八代孙。曾祖父名王雅,在晋朝任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祖父名王准,在宋任司徒左长史。僧孺五岁读《孝经》,问授课先生此书所载述的内容,先生说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把这个道理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
太公望吕尚,是东海边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
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翠碧的荷
作者介绍
-
谢薖
谢薖(?─1116)字幼槃,号竹友居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谢逸之弟。二人皆能诗,并称「二谢」,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终身不仕,高风亮节,为时所重。政和六年卒,《宋史翼》有传。著有《竹友集》十卷。《彊村丛书》有《竹友词》一卷。后人赞其词「尤天然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