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梅词)
作者:苏洵 朝代:宋朝诗人
- 阮郎归(梅词)原文:
-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玉屏风冷愁人醉烂漫、梅花翠云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高处莺啼低蝶舞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 阮郎归(梅词)拼音解读:
- xiá xìng shēng shū,jiǔ tú xiāo suǒ,bù shì shào nián shí
yù píng fēng lěng chóu rén zuì làn màn、méi huā cuì yún
shù zhī mén liǔ dī yī héng,yī piàn shān huā luò bǐ chuáng
àn xiāng fú dòng yuè huáng hūn。táng qián yī shù chūn。dōng fēng hé shì rù xī lín。ér jiā cháng bì mén。
cǐ qù yǔ shī shuí gòng dào,yī chuán míng yuè yī fān fēng
xuě jī lěng,yù róng zhēn。xiāng sāi fěn wèi yún。zhé huā yù jì lǐng tóu rén。jiāng nán rì mù yún。
xíng shèng sān fēn guó,bō liú wàn shì gōng
diào bà guī lái bù xì chuán,jiāng cūn yuè luò zhèng kān mián
yè hán jīng bèi báo,lèi yǔ dēng huā luò
jìn chóng yáng、piān duō fēng yǔ,jué lián cǐ rì xuān míng
gāo chù yīng tí dī dié wǔ hé kuàng rì zhǎng,yàn zi néng yán yǔ
cēn cī lián qū mò,tiáo dì sòng xié hu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
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举步维艰。滞留长安不是我心愿,心向东林把我师怀念。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岁月逐日衰减。黄昏里吹来萧瑟凉风,听晚蝉声声愁绪更添。注释⑴远上人:上
袁淑,字阳源,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袁豹的小儿子。袁淑小时就有风致,没有几岁他的伯父袁湛对家人说:“袁淑不是一般的小孩。”到了十几岁被姑父王弘赏识。他不研究章句之学,而是旁征博览,学习
韵译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爱花惜花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
相关赏析
- 点点滴滴的疏雨,洒向空阶。声声更鼓,从高城上远远传来。首句暗示离情。睡得不熟,好梦初成时,又被东风吹断了。唉,梦境本来就是不可靠的,看,银汉倾斜,天也渐渐亮了。“睡浅梦初成,又被东
此词是李煜在凉城被围中所作。公元974年(开宝七年)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词当作于公元975年(开宝八年)初夏。全词意境,皆从“恨”字生出:围城危急,无力抵御缅怀往事,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何处
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回家乡,经过汉江(也就是汉水)时,写了这首诗。宋之问的家在巩县,汉水离巩县,虽然还有不少路,但较之岭外的泷州,毕竟要近得多,所以诗里说"近乡"
有人批评陈亮的这首词并非“高调”,也就是说,这首词写的太直,不含蓄,因而谈不上上乘之作,其实,这种评价十分片面。一般情况下,诗词应写得含蓄,力戒平铺直叙,但也不能一刀切。没有真情实
作者介绍
-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