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山桃红花满山头)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朝诗人
- 竹枝(山桃红花满山头)原文:
-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竹枝】
山桃红花满山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情。
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 竹枝(山桃红花满山头)拼音解读:
- xiāng hàn báo shān liáng,liáng shān báo hàn xiāng
chūn fēng yī yè chuī xiāng mèng,yòu zhú chūn fēng dào luò chéng
guī lái shì yòu nǚ,líng lèi yuán yīng liú
yāo ráo yàn tài,dù fēng xiào yuè,zhǎng tì dōng jūn
gū yún yǔ guī niǎo,qiān lǐ piàn shí jiān
tài yǐ jìn tiān dū,lián shān jiē hǎi yú
pāo jiā bàng lù,sī liang què shì,wú qíng yǒu sī
【zhú zhī】
shān táo hóng huā mǎn shān tóu,
shǔ jiāng chūn shuǐ pāi shān liú。
huā hóng yì shuāi shì láng yì,
shuǐ liú wú xiàn shì nóng qíng。
lián zhǔ shōu xiāng,lán gāo fú shuǎng,liáng sī dùn qī bān shàn
sòng xíng wú jiǔ yì wú qián,quàn ěr yī bēi pú sà quán
zhū mén chén chén àn gē wǔ,jiù mǎ féi sǐ gōng duàn x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短衣匹马: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尚骑射,故穿窄袖之衣,称为短衣。这里是谓穿短衣,乘匹马,奔驰在征途上。却愁二句:意谓待到行人归来,对灯夜话时,述说着别离之苦反倒使人生愁增恨。李白《江夏行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东西,便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兴奋点,而重新陷
⑴吴王宫:此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的馆娃宫,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有灵岩寺,即其故址。宫中多柳,故言“色偏深”。⑵不愤:不怨。一解为不服。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倾士类,容华绝世,
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
世祖孝元皇帝名绎,字世诚,乳名七符,是高祖的第七个儿子。天监七年八月丁巳出生。天监十三年,被封为湘束郡王,食邑二千户。起初任宁远将军、会稽太守,入朝后任侍中、宣威将军、丹阳尹。普通
相关赏析
- 禽滑厘问墨子说:“从圣人的说法来看,现在凤鸟没有出现,诸侯背叛王朝,天下兵争方起,大国攻打小国,强国攻打弱国。我想为小国防守,应怎么做呢?”墨子说:“防御什么方式的进攻呢?
读书种子 首先,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誉为“读书种子”的大儒。这一美誉是明成祖朱棣的高参姚广孝的创意。 姚广孝了解方孝孺,破城之前,曾请求朱棣,称看重气节的方孝孺不会轻易归顺,希
在这首词中,作者猛烈抨击了当权者的腐朽不堪,误国害民,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渴望能长缨立马为国杀敌的热情。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灭金后,随即对宋大举兴兵,连年南下,宋军屡屡败北,襄、汉
《齐民要术》:崔寔说:正月,从初一到月底可移栽各种树木和各种杂木。只有各种果树必须在望日以前移栽;望是指十五日。过了十五日移栽的,便会结实少。《食经》说:种植各种名果的方法:应
归鸿:这里指春天北归的大雁。碧:青绿色。背窗:身后的窗子。凤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钗名有时因钗头的形状而异。人胜:古时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为人形,故名人胜。胜,古代妇女的首饰
作者介绍
-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