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四首。石室二禅师
作者:罗虬 朝代:唐朝诗人
- 烂柯山四首。石室二禅师原文:
-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白云风飏飞,非欲待归客。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绳床宴坐久,石窟绝行迹。能在人代中,遂将人代隔。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 烂柯山四首。石室二禅师拼音解读:
- zǎo huā zhì xiǎo néng chéng shí,sāng yè suī róu jiě tǔ sī
bái yún fēng yáng fēi,fēi yù dài guī kè。
lóu tóu kè zi miǎo qiū hòu,rì luò jūn shān yuán qì zhōng
qín kǔ shǒu héng yè,shǐ yǒu shù yuè liáng
yuān yāng jù shì bái tóu shí,jiāng nán wèi běi sān qiān lǐ
zhuó jiǔ yī bēi jiā wàn lǐ,yàn rán wèi lēi guī wú jì
rén dào shān cháng shuǐ yòu duàn xiāo xiāo wēi yǔ wén gū guǎn
huái jiù kōng yín wén dí fù,dào xiāng fān shì làn kē rén
shéng chuáng yàn zuò jiǔ,shí kū jué xíng jī。néng zài rén dài zhōng,suì jiāng rén dài gé。
xiǎng wén jūn wàng jiǔ,yǐ zhú chóu shēng bù luó wà
zhēng mǎ fēn fēi rì jiàn xié,jiàn cǐ kōng wéi rén suǒ jiē
yǐ jué shì chuān shāng bié niàn,fù kàn jīn shù yǐn lí zh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是隋代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弟弟。他的祖父虞检,是梁代始兴王咨议。他的父亲虞荔,是陈代太子中庶子,都有尊贵的名望。他的叔父虞寄,是陈代中书侍郎,没有子嗣,以世南
这是一首写少女伤春的词。少女伤春,在周邦彦以前的诗人词人中有不少人写过,但跟尝果怕酸联系起来,却是罕见的。周邦彦这首词由少女尝果写到伤春,过渡自然,联系紧凑。“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者在《雁儿落兼得胜令》中描述了为官时与退隐后两种不同的生活情况。全曲用对比的笔法,形成强烈反差:在朝时必须卑躬屈膝,秉笏立丹墀,处处仰承权贵意志,如对朝政有所论谏,则可能被判刑。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
此词上阕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形态,如“琉璃叶下琼葩吐”,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意趣,所谓“幽人趣”。而扣题的只有一句“素香柔树”。首句“落木萧萧”,本是用来描写秋天景象
相关赏析
- 作者登超然台眺望满城烟雨,触动了乡思而写下了这首词。词中饱含着青春未过去而人将老的痛楚,强作“超然”以自我安慰。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
语言世界与真实世界是不同的,语言并不能指称真实。但语言却是达到真实世界的唯一手段,真实世界只能靠语言来揭示、诠释。谋略的产生,就在于语言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不对称性、依赖性上。事实可以
王綝,字方庆,以字为人所知。其先人从丹阳迁到雍地咸阳。父亲名弘直,是汉王元昌之友。王爱好游玩田猎,上书恳切地劝谏,王略有收敛,不过也就疏远他了。后来为荆王友。王方庆自越王府参军起家
纪映淮自小才思敏捷,九岁那年,父母带她到莫愁湖看荷展。荷展上有联句的游戏。看见一群人在对句,纪映淮挤到前面,看到出句是:“叶出尖角问晴天”。应该对什么?不少人在议论着。纪映淮脱口而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
作者介绍
-
罗虬
罗虬[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台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累举不第。广明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为人狂宕无检束。籍中有善歌妓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巳为副戎所聘,不令受。虬怒,拂衣起;明日,手刃杀之。孝恭坐以罪,会遇赦释之。虬追念红儿之冤,于是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一百首,以比红儿,名曰比红儿诗。盛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