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
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朝诗人
- 子夜歌原文: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复经黄檗坞。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流离婴辛苦。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果得一莲时,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高山种芙蓉,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 子夜歌拼音解读: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zuò chóu qún fāng xiē,bái lù diāo huá zī
fù jīng huáng bò wù。
xiāo xiāo luò mù bù shèng qiū,mò huí shǒu、xié yáng xià
liú lí yīng xīn kǔ。
shān fǔ guī yīng jí,liú hóu gōng fù chéng
qū àn chí shāng,chuí yáng xì mǎ,cǐ dì céng jīng bié
guǒ dé yī lián shí,
xíng zhōu dòu yuǎn shù,dù niǎo xī wēi qiáng
xì cǎo wēi fēng àn,wēi qiáng dú yè zhōu
gāo shān zhǒng fú róng,
hàn chén céng cǐ zuò léi qiú,rú xuè yī máo shí jiǔ qiū
dēng gāo wàng péng liú,xiǎng xiàng jīn yín tái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shuí wèi xíng lù r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姜夔论诗有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对四者的要求且是“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大”、“血脉欲其贯通”、“韵度欲其飘逸”。虽是论诗之语,移之于词,也甚贴切。读此词,知其所言非
永嘉之乱,海内分崩离析,伶官乐器,全都毁于刘渊、石勒之乱。在江东初立宗庙时,尚书命太常呈上祭祀所用乐名。太常贺循回答说:“魏氏增删修订汉乐,因而成为一代之礼乐,但不知大晋乐名为何与
此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
木兰生世关于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1.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2.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关于木兰的姓名,主要有:1. 木兰,女子名,姓氏里居不详。2.一般认为
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
相关赏析
- 此词集合《拨掉》,《蓦山溪》、《月上瓜州》、《杨柳枝》、《金盏》、《玉人歌》、《解佩》、《一片子》、《绿盖舞风轻》、《簇水》十个词牌名而成。妙在作者不另加辞语,而文理顺遂,且亦颇具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郡人。精通《春秋》,任郡文学官,言行举止必定遵循礼仪规范,声名闻于州郡。汉武帝末年,郡国盗贼蜂起。暴胜之被任命为直指使者,身着鲜艳的绣衣,手持锋利的斧娥,到各地镇
自从八卦创立而天与人的关系显现,治国大法立而帝王的心意彰明。虽然以智从德会获得来自上天的福气,违道害神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但是没有详细列举各种征兆和应验,没有全面考察善恶的报应,虽然
张孟谈巩固了赵国的地位以后,扩大边境,发扬五霸的精粹,向赵襄子称赞赵筒子的遗训说:“从前,筒子统治赵圈时有这样的话:‘五霸之所以得到天下诸侯拥护的原因是约束得当,使君主的权势能控制
江南江北同望波浪江烟,入夜行人还对歌在江边。
《桃叶歌》表达了爱情,《竹枝词》诉说着哀愁,水流和月光无穷无尽哟,恰似歌声中的情感绵绵。
作者介绍
-
马致远
马致远(1250?-1323?),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早年在大都生活二十余年,郁郁不得志。元灭南宋后南下,曾出任江浙省务官,与卢挚、张可久有唱和。晚年隐居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的「幽栖」生活。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状元」之称,极负盛名。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散曲有瞿钧编注《乐篱乐府全集》,共收套数二十二套,小令一百一十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