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半堤花雨)
作者:徐寅 朝代:唐朝诗人
- 百字令(半堤花雨)原文:
-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
【百字令】
半堤花雨,
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
春色尚堪描画在,
万紫千红尘土。
鹃促归期,莺收佞舌,
燕作留人语。
绕栏红药,
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
几番过了,
不似今番苦。
乐事赏心磨灭尽,
忽见飞书传羽。
湖水湖烟,峰南峰北,
总是堪伤处。
新塘杨柳,
小腰犹自歌舞。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 百字令(半堤花雨)拼音解读:
- bái rì hé duǎn duǎn,bǎi nián kǔ yì mǎn
hé dāng jī fán niǎo,máo xuè sǎ píng wú
zì yǒu duō qíng chù,míng yuè guà nán lóu
tòu nèi gé xiāng fēng zhèn zhèn,yǎn zhòng mén mù yǔ fēn fēn
què kàn qī zǐ chóu hé zài,màn juàn shī shū xǐ yù kuáng
wǒ xíng shū wèi yǐ,hé rì fù guī lái
shēng shì qiě mí màn,yuàn wèi chí gān sǒu
lín yǔ ní wǒ tú,liú lǎo hào zòng héng
chūn shān bì shù qiū zhòng lǜ,rén zài wǔ líng xī
【bǎi zì lìng】
bàn dī huā yǔ,
duì fāng chén、xiāo qiǎn wú nài qíng xù。
chūn sè shàng kān miáo huà zài,
wàn zǐ qiān hóng chén tǔ。
juān cù guī qī,yīng shōu nìng shé,
yàn zuò liú rén yǔ。
rào lán hóng yào,
sháo huá liú cǐ gū zhǔ。
zhēn gè hèn shā dōng fēng,
jǐ fān guò le,
bù shì jīn fān kǔ。
lè shì shǎng xīn mó miè jǐn,
hū jiàn fēi shū chuán yǔ。
hú shuǐ hú yān,fēng nán fēng běi,
zǒng shì kān shāng chù。
xīn táng yáng liǔ,
xiǎo yāo yóu zì gē wǔ。
yǔ zhōng bǎi cǎo qiū làn sǐ,jiē xià jué míng yán sè x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
圣水发源于上谷,上谷是旧时燕国的领土,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 ) ,在这里设置上谷郡。王卿《晋书• 地道志》 说:郡治在河谷的上头,因此以上谷为郡名。王莽时改名朔调郡。圣水发源于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此时已是三更,独自围绕庭院而行,身心之大孤独于此得以体现。世人皆已沉沉入睡四周逐渐悄无声息了,夜静更深时
虞世南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其书法刚柔并重,虞世南,隋大业初授
随体制的改变,当今娱乐餐饮业的服务态度特好。但是提醒你记住,他们的好态度和微笑服务是绝对职业化的,千万别错误认为他们对你有感情了,所以就微笑了。微笑的背后是让你接受他们眼花缭乱的特
相关赏析
- 八年春季,晋灵公派遣解扬把匡地、戚地的土田归还给卫国,而且再送公婿池的封地,从申地到虎牢边境。夏季,秦军攻打晋国,占领了武城,以报复令狐那一次战役。秋季,周襄王逝世。晋国人由于扈地
相传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 签书判官时,于凤翔东湖避暑,炎炎夏日无清凉爽口之物下肚,特命人取滨豆(也称作小扁豆)研磨成粉,熬制成糊状,盛入石头器皿中待其冷
小河沟的水再湍急啊,也冲不走成捆的木柴。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和我驻守申国城寨。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小河沟的水再湍急啊,也飘不起成捆的柴草。那位远方的人
字音⒈秦军氾南:氾,fàn ;⒉佚之狐:佚,yì;⒊夜缒而出:缒,zhuì;⒋君之薄也:薄, bó;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这首诗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
徐寅
徐寅(“寅”或作“夤”)为唐末至五代间较著名的文学家,文集有《徐正字诗赋》二卷,仅收赋八首,收诗三百六十八首。《四库提要》。字昭梦,莆田(今福建莆田市)人。博学多才,尤擅作赋。
早年所作《人生几何赋》、《斩蛇剑》、《御沟水》等,远传至渤海等国,其人皆以金书列为屏障。然而,他却屡举进士不第,至唐末方得以“榜上有名”。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再试进士,中第一名,为福建历史上第二个状元。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一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东归,闽王审知礼聘入幕,官秘书省正字。其试场所作《止戈为武赋》亦传诵一时。五代时依王审之,不得志,归隐家乡,卒。有《探龙集》等多种著作,《全唐诗》收录其诗220余首。这是常见有关徐寅的资料,《记考》及《十国春秋》均有载,也被《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文学家辞典》(古代第二分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古代诗词曲词典》等引用。然而这些记载并不全面,都遗漏了一个重要的情节——徐寅曾于后梁重新参加进士考试而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