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小歌 / 苏小小墓
作者:罗隐 朝代:唐朝诗人
- 苏小小歌 / 苏小小墓原文:
-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幽兰露,如啼眼。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西陵下,风吹雨。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
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冷翠烛,劳光彩。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草如茵,松如盖。
- 苏小小歌 / 苏小小墓拼音解读:
- shí rì chūn hán bù chū mén,bù zhī jiāng liǔ yǐ yáo cūn
wú wù jié tóng xīn,yān huā bù kān jiǎn。
yōu lán lù,rú tí yǎn。
kōng duì zhe,shān zhōng gāo shì jīng yíng xuě;
yáo lián gù yuán jú,yīng bàng zhàn chǎng kāi
yáng cháng bái dào chuān yún chū,yàn chǐ hóng qiáo yà shuǐ dī
fēng wèi shang,shuǐ wèi pèi。
yóu bì chē,xī xiāng dài。
xī líng xià,fēng chuī yǔ。
xīng yuè jiǎo jié,míng hé zài tiān,sì wú rén shēng,shēng zài shù jiān
xié luó qū chū gǎn tōu xián,xuě jìng bīng xū guàn rěn hán
liào xiǎng gù yuán táo lǐ,yě yīng yuàn yuè chóu fēng
lù rén jiè wèn yáo zhāo shǒu,pà dé yú jīng bù yīng rén
lěng cuì zhú,láo guāng cǎi。
hú nán wèi kè dòng jīng chūn,yàn zi xián ní liǎng dù xīn
cǎo rú yīn,sōng rú gà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中国文学上,歌咏梅花的诗词作品难以计数。上自帝王贵族,下至平民文士,咏梅之作层出不穷。咏梅者或倾心于梅花之香艳,着力刻画摹写其绰约风姿;或倾慕其高洁的品质,于描写之中注入作者个人的
延间(1314~1320官南剑太守,即延平江路总管。至治间(1321~1323) 官泉州路总管。泰定间(1324~1328)任翰林侍讲学士。曾译《世祖圣训》、 《资治通鉴》等为泰定
(庞统传、法正传)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郡人。年少时为人纯朴不露机智,当时没有人认识到他的真才实学。颍川郡名士司马徽人品高雅有知人之明,庞统二十岁上前去拜访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
当时的北京大学,有名的教授,大多出之于章太炎的门下,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沈兼士等。章太炎为人戏谑,以太平天囯为例,封黄侃为天王,汪东为东王,朱先生为西王,钱玄
人们曾把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尚古好奇,多写古体诗。但孟郊所作,多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体,用语刻琢而不尚华丽,擅长寓奇特于古拙,如韩愈所谓“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
相关赏析
- 此为送别词。词中托为一个女子的身口,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愁绪。全词语浅情深,深婉曲折,凄美灵动。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爱人将行、行日及别宴上的种种情态,下片极言离别的痛苦。上片起首
不亦乐乎的“乐”不应该读yuè,而应该读lè。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
①春:一作“风”。 ②洛阳才子:西汉时洛阳人贾谊,年十八能诵诗书,长于写作,人称洛阳才子。这里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阳。 ③魏王堤:即魏王池。唐代洛水在洛阳溢成一个池,成为洛阳
王师美哉多英勇,率领他们荡晦冥。天下大放光明时,伟大辅佐便降临。我今有幸享太平,朝中武将骁且劲。现将职务来任命,周公召公作领军。注释⑴於(wū):叹词。铄(shuò)
作者介绍
-
罗隐
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故乡,投奔镇海节度使钱鏐,钱鏐很赏识他的才华,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使,不久病卒,终年七十七岁,是唐代享有高龄的诗人之一。罗隐生活于动乱年代,又久受压抑,诗工七言绝句,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故少数作品能流传于民间。有诗集《甲乙集》十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