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招诗
作者:陶弘景 朝代:南北朝诗人
- 祈招诗原文:
- 形民之力。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祈招之愔愔。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式昭德音。
而无醉饱之心。
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式如玉。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
式如玉。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思我五度。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祈招诗拼音解读:
- xíng mín zhī lì。
jiǔ yǐ dōu xǐng,rú hé xiāo yè yǒng
qí zhāo zhī yīn yīn。
dào huā xiāng lǐ shuō fēng nián,tīng qǔ wā shēng yī piàn。
shì zhāo dé yīn。
ér wú zuì bǎo zhī xīn。
háo huá jǐn chéng chūn mèng,liú xià gǔ jīn chóu
qīng lín cuì zhú,sì shí jù bèi
shì rú yù。
zuì lǐ qiū bō,mèng zhōng zhāo yǔ,dōu shì xǐng shí fán nǎo
shì rú yù。
hóng liǎo dù tóu qiū zhèng yǔ,yìn shā ōu jī zì chéng háng,zhěng huán piāo xiù yě fēng xiāng
zǐ guī yè bàn yóu tí xuè,bù xìn dōng fēng huàn bù huí
sī wǒ wǔ dù。
dōng fēng xī dōng fēng,wèi wǒ chuī xíng yún shǐ xī lái
sì yì céng yóu chù,qiáo lián zài dù shí
wǔ yuè tiān shān xuě,wú huā zhǐ yǒu h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问话的人说:“申不害和商鞅,这两家的学说哪一家对治理国家更急需?”韩非回答他说:“这是不能比较的。人不吃饭,十天就会饿死;在极寒冷天气下,不穿衣服也会冻死。若问衣和食哪一种对人更急
宫正掌管王宫中的戒令、纠察违反禁令的人。白天按时检查宫中大小官府人员的多少,记载在木版上以待考核。黄昏时敲击木梆而检查值班人员。王国有非常事故就命令宿卫王宫,对这些宿卫者也像平常一
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此难以忘怀。 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 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在天下各处寻觅著凰鸟。 可惜那美人啊不在东墙邻近。 我以琴声
《席上贻歌者》是晚唐郑谷非常有名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把此诗赠给歌者,实际上是意味着听者(诗人)乃是歌者的知音,
这首小词作于冬至前一日。特意胪列佳气,讴歌鼎盛。虽使事用典稍觉板重,毕竟典丽工整,气度自在。
相关赏析
- “身分”,并不专指社会上的身分地位,因为社会上的身分地位是很明显的。在公司为属下职员的,总不至于在上司面前骄傲自大,即使有,也很少见。这里讲的“身分”,主要在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内
汉高祖雄才大略,能取天下,却不能阻止吕后杀戚夫人,一方面虽是高祖已死,无能为力,同时也是因为天下可取而得,人心之妒难消。妨恨之心,其烈逾火,其毒胜鸩,乃有吕后为天下至残之事,出乎常
刘昚(shèn)虚,生于开元二年(714年),字全乙,洪州新吴(即今江西奉新县)人。八岁能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进士,官洛阳尉及夏县令。他精通经史,诗多幽峭之趣,
葛胜仲,葛书思的四子,字鲁卿,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生。他年幼时聪明过人,每天能诵书数千言,9岁能写文章,文章中常常妙语惊人。父亲葛书思为儿子葛胜仲随意选了一个老师。隔了一段
张孝祥自进士及第之日起即满怀激情关注国事,及至乾道五年(1169)去世之前的六年中,原有的政治热情虽然基本丧失,却也时不时有所流露。通过此词开头两句就可以看出,词人设醮祈福消灾,“
作者介绍
-
陶弘景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丹阳称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年少时好读书,钻研道术。年长以后博览群书,传说他「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有多方面的才能,善琴棋,工草隶,好著述。齐高帝作相,曾引他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永明十年辞官,隐于句曲山,自号「华阳陶隐居」。梁武帝即位后,屡次聘请他,他不肯出山。但国家每有大事,总要去向他求教,时人称他「山中宰相」。死后谥为「贞白先生」。有辑本《陶隐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