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作者:王实甫 朝代:元朝诗人
-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原文:
-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拼音解读:
- yáng zhī piāo bó,táo gēn jiāo xiǎo,dú zì gě sī liang
zhāo jūn fú yù ān,shàng mǎ tí hóng jiá
xī nián duō bìng yàn fāng zūn,jīn rì fāng zūn wéi kǒng qiǎn
yǒu měi yī rén xī,wǎn rú qīng yáng。shí qū bié yīn xī,lìng zī huáng huáng。
yù zèng zhī yǐ zǐ yù chǐ,bái yín dāng。jiǔ bú jiàn zhī xī,xiāng shuǐ máng máng。
yóu zǐ zhà wén zhēng xiù shī,jiā rén cái chàng cuì méi dī
huā luò huā kāi zì yǒu shí,zǒng lài dōng jūn zhǔ
bēi shuāng xuě zhī jù xià xī,tīng cháo shuǐ zhī xiāng jī
xiù mèi pěng qín xī,dēng jūn zǐ táng。rú bǐ xuān cǎo xī,shǐ wǒ yōu wàng。
yù zhī què lǎo yán líng yào,bǎi cǎo cuī shí shǐ qǐ huā
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chǔ chù wén tí niǎo
zhì jīn bú huì tiān zhōng shì,yìng shì cháng é zhì yú r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崔休,字惠盛,清河人,御史中丞崔逞的玄孙。祖崔灵和,在刘义隆政权任员外散骑侍郎。父崔宗伯,魏世宗初年,被朝廷追赠为清河太守。崔休少小孤贫,矫然自立。被荐举为秀才,进入京师,与中书郎
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更迭频频,使得他个人的际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从青年时代到三十三岁,由于仰仗祖上的余荫,尚能过着“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吹,
作为一个小国,怎样在弱肉强食的大环境里站住脚,不至于被别的强国侵略,不至于被消灭,这当然令其统治者头痛。所以,滕文公要问政于孟子。而孟子并没有要求滕文公做大做强,换一个人,或商鞅、
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县人。曾祖李太冲在宗族间声名最著,乡人谚语说:“同辈中没有超过他的。”太宗时,选拔为祠部郎中。李华少年时就胸怀开阔举止无拘,外表看若坦率,内心谨慎持重,重信诺,
管仲生病了,齐桓公去看望他,问他道:“您生病了,还有什么话指教我吗?”管仲回答说:“希望君主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齐桓公说:“易牙把他的儿子都烹了,以让我尝尝人
相关赏析
- 京西,路名。宋熙宗年间分京西路为南、北两路,词中提到的襄州,即襄阳,就是京西南路所在地。在南宋,这里是宋金对峙的前沿。从“勿谓时平无事也”等句来看,当时宋金正处于相持状态,所以连前
中秋佳节是我国古代文人经常采用的题材。这首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中秋赏月的无比赞美之情。上片的四句写待月的心情,依换韵分两层。“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写人们等待月亮缓慢爬高时
这首词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词作上片写抵达江南,并报平安。“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开首二句写实,点明渡江时的季节、气候和到达地点。雪花飞扬之时,当正值寒冬季节,
汉文帝为了求贤曾在未央宫前的正室里召见被逐之臣,论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确实是十分脱俗超群。可惜的是虽然谈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为他问的并不是关心天下百姓,而是鬼神。 注
此词首句“路入南中”,点明地区,次句写“南中”桄榔枝叶茂密阴浓、蓼花淡红的自然环境。“桄榔叶暗蓼花红”,一高一低,一绿一红,一是叶一是花,一岸上一水边,互相映衬,勾画出了“南中”特有的风光。后面三句,范围愈来愈小:由“南中”到河边两岸人家;从“微雨后”到“收红立”。
作者介绍
-
王实甫
王实甫,字德信,元朝杂剧作家,定兴(今定兴县)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