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壁上酒瓢呈萧明府
作者:董以宁 朝代:清朝诗人
- 咏壁上酒瓢呈萧明府原文:
-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
应物心无倦,当垆柄会持。莫将成废器,还有对樽时。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
不是难提挈,行藏固有期。安身未得所,开口欲从谁。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 咏壁上酒瓢呈萧明府拼音解读:
- zhù jiǔ hé qiáo yù qù,xié yáng lèi mǎn
bàn bì héng jiāng chù qǐ,yī zhōu zài yǔ gū xíng
huā guò yǔ yòu shì yī fān hóng sù yàn zi guī lái chóu bù yǔ
yìng wù xīn wú juàn,dāng lú bǐng huì chí。mò jiāng chéng fèi qì,hái yǒu duì zūn shí。
tiān wài hēi fēng chuī hǎi lì,zhè dōng fēi yǔ guò jiāng lái
qù lái jiāng kǒu shǒu kōng chuán,rào chuán yuè míng jiāng shuǐ hán
zhòng dào gù xiāng jiāo jiù shǎo,qī liáng què kǒng tā xiāng shèng gù xiāng
bú shì nán tí qiè,xíng cáng gù yǒu qī。ān shēn wèi dé suǒ,kāi kǒu yù cóng shuí。
gōng fěn diāo hén,xiān yún duò yǐng,wú rén yě shuǐ huāng wān
hé shuǐ yáng yáng,běi liú huó huó
wù liǔ àn shí yún dù yuè,lù hé fān chù shuǐ liú yíng
hóng rì dàn,lǜ yān qíng liú yīng sān liǎng shē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①此词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曰:“一名《醉桃源》、《碧桃春》。”《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中有题作“春景”。据明吴讷《百家词》之各种抄本《南唐二主词》,此词调名下有注:“呈郑王十二
万章问:“读书人不寄托于诸侯,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是不敢呀。诸侯失去了自己的国家,然后去寄托于其他诸侯,符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读书人寄托于诸侯,不符合社会行为规
想象或梦游华山的诗,陆游写了不少,大多是借来表达作者收复河山的爱国思想。这首词,虽然也是写的神游华山,但主题却在于表现作者为人民造福的人生态度。 上片,作者奇特地想象自己持着天台
秦国要赵国攻打魏国,魏王对赵王说:“赵国攻打魏国是赵国灭亡的开始。从前,晋国想要灭掉虞国就先攻打虢国,攻打虢国就是灭掉虞国的开始。所以在晋国大夫荀息拿出宝马和玉壁向虞国借通道时,虞
周敦颐喜爱莲,并与重庆合川有着特殊的渊源。1056年,皇帝御笔钦点,任命他为合州(现合川)通判。那时,合州虽然已有一万多户人家,却没有一所全州学府,读书人不多。周敦颐决定把州学办起
相关赏析
-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任用贤能,选贤任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
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9) 汉纪二十九 王莽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 [1]春,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 [1]春季,正月朔(初一
通过分析可知,此词“自然”“不事雕琢”,而且作者在驱遣语言有很强分寸感。用意十分,但在措语时,他只肯说到三四分;由于造句考究而富于启发性,读者领略到的意趣很丰富的。词的上片主景语,
罗隐的才气还是非常出众的,也被当时的人所推崇,当初认他为叔叔的罗绍威,就很喜欢罗隐的诗,他自己还写诗,而且将自己的诗谦虚地命名为《偷江东集》。割据青州的王师范经常派人送信送财物给罗
安重荣,朔州人。祖父安从义,做过利州刺史,父亲安全,做过胜州刺史和振武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安重荣臂力强劲,善于骑马射箭。后唐长兴年间,担任振武道巡边指挥使,因犯罪下狱。当时,高行周
作者介绍
-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然详究其实,董氏除在“艳词”创作多发越外、为前贤所不及之外,其以《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为代表的“悼母词”更为词史补填了空白,系“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之佳篇什,而董氏之词史地位亦可由此二者结合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