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南夕望
作者:陈继儒 朝代:明朝诗人
- 祠南夕望原文:
-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祠南夕望拼音解读:
- qǐ wǔ pái huái fēng lù xià,jīn xī bù zhī hé xī
shān guǐ mí chūn zhú,xiāng é yǐ mù huā。hú nán qīng jué dì,wàn gǔ yī cháng jiē。
hái shǐ jué、liú qíng yuán yǎn,kuān dài yīn chūn
xíng rén yǔ wǒ wán yōu jìng,běi fēng qiē qiē chuī yī lěng
bǎi zhàng qiān jiāng sè,gū zhōu fàn rì xié。xìng lái yóu zhàng jù,mù duàn gèng yún shā。
míng yuè chū hǎi dǐ,yī zhāo kāi guāng yào。
qíng shì yóu sī,rén rú fēi xù lèi zhū gé dìng kōng xiāng qù
yè hán bù jìn liú sū,zhǐ lián tā、hòu tíng méi shòu
měi yuán chù jí liáng xiāo,shén cǐ xī piān ráo,duì gē lín yuàn
bǎi zhàn shā chǎng suì tiě yī,chéng nán yǐ hé shù chóng wéi
yī nián jiāng jǐn yè,wàn lǐ wèi guī rén
yú xiá sàn chéng qǐ,chéng jiāng jìng rú li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
沔水发源于武都郡沮县的东狼谷中,沔水又名沮水。阐驰说:因为此水初发源处是一片湿流媲的洼地(沮枷),因而称为沮水,县也跟着叫沮县。发源后往南流,泉街水注入。泉街水发源于河池县,往东南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所以,培养人的善心,人们就会有善良的行为方式。人们丧失了善心,也就丧失了善良的行为方式。虽然如此,也要其本人愿意,因此孟子紧接着又举
丁玲平生有两件得意的事情。一是她在1933年5月被国民党特务绑架,解往南京,鲁迅先生听到外间传言,以为她已遇害,写下了《悼丁君》一诗,诗曰:“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州。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再就是她在1936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乔装辗转于11月初到达保安。在奔赴前线后,毛泽东为她填了一首词,就是这首《临江仙》。
丁玲是经过党组织培养的左翼作家,又刚刚坐过国民党的监狱,所以在她到达党中央所在地保安后,立刻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文化界、妇女界的热烈欢迎。中共中央宣传部特地为她举办了一场欢迎宴会,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都到了场。会后,毛泽东一度问丁玲打算做什么,丁玲表示愿意当红军,毛泽东即表赞成道:“好呀,最近可能还有一仗要打,正赶得上。”11月22日,苏区第一个文艺团体———中国文艺协会在保安成立,丁玲当选为主任,随后便随红军总政治部出发,上前方去了。西安事变后,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率主力部队向西安方向运动,丁玲亦随军南下。毛泽东便写了这首词,附在拍给陇东前线聂荣臻将军的电报中,遥赠给她。可见,毛泽东是一直关注着丁玲的。
相关赏析
- 千万里的远途我好象腾云驾雾一样我去了又回来我独自一人伴随着滚滚春雷穿越东海往返真不忍心看到祖国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就即便让锦绣江山变成万劫不复的飞灰也在所不惜那浑浊的劣酒啊,哪里
杨载(1271—1323)字仲宏。县南琉田村(今大窑)人,后徙蒲城,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有个名叫郭纯的东海孝子,他母亲过世后,每当他思母号哭,他家庭院的上空就有大批的飞鸟聚集,一时传为奇谈。官府派员调查发觉确有此事,于是奏请皇帝,在闾门立旌旗表扬。后来,有人一再追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 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
作者介绍
-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