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
作者:郭沫若 朝代:近代诗人
- 善哉行原文:
- 大鹏刷翮谢溟渤,青云万层高突出。下视秋涛空渺瀰,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旧处鱼龙皆细物。人生在世何容易,眼浊心昏信生死。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愿除嗜欲待身轻,携手同寻列仙事。
- 善哉行拼音解读:
- dà péng shuā hé xiè míng bó,qīng yún wàn céng gāo tū chū。xià shì qiū tāo kōng miǎo mí,
hòu tíng huā yī qǔ,yōu yuàn bù kān tīng
méi zǐ liú suān ruǎn chǐ yá,bā jiāo fēn lǜ yǔ chuāng shā
sān chūn bái xuě guī qīng zhǒng,wàn lǐ huáng hé rào hēi shān
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 chù,biàn chā zhū yú shǎo yī rén
qū gǎng tiào yú,yuán hé xiè lù,jì mò wú rén jiàn
yè lái xiǎo yǔ xīn jì,shuāng yàn wǔ fēng xié
yǔ guò héng táng shuǐ mǎn dī,luàn shān gāo xià lù dōng xī
jiù chù yú lóng jiē xì wù。rén shēng zài shì hé róng yì,yǎn zhuó xīn hūn xìn shēng sǐ。
yè shēn jìng wò bǎi chóng jué,qīng yuè chū lǐng guāng rù fēi
dú zì mò píng lán,wú xiàn jiāng shān,bié shí róng yì jiàn shí nán
běi fēng juǎn dì bái cǎo zhé,hú tiān bā yuè jí fēi xuě
yuàn chú shì yù dài shēn qīng,xié shǒu tóng xún liè xiān shì。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十一月初一日早晨起来,我先写信让顾仆送去给阮玉湾,向他索要导游缅甸的信,并感谢他在前送来的酒盒。我在寓所中写好送到晋宁州的各封信,等顾仆一返回,就叫他去南坝等候渡船。下午,顾仆离去
(桓谭、冯衍)◆桓谭传桓谭字君山,沛国郡相县人。他父亲在成帝时是太乐令。桓谭因父亲的关系任为郎,因而爱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把五经读遍了,能解释古书大义。不离章辨句。文章写得好,
韦应物于大历四年至十三年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这诗可能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冯著是韦应物的朋友,其事失传,今存诗四首。韦应物赠冯著诗,也存四
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 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振旗鼓,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
韩、魏两国打算互换土地,这对西周不利。西周大臣樊余对楚王说:“周一定要灭亡了。韩、魏交换土地,韩国将得到两县,魏国将失掉两县。魏之所以同意交换,是因为它完全可以包围东、西两周。这样
相关赏析
- 祝枝山家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光彩夺目,凡是有幸看到过这颗珠子的人,都赞赏不已。一日黄昏,总管急匆匆地跑来禀告祝枝山:“那颗夜明珠不见了!”他连忙随总管在家里从里到外仔细地搜寻
宋仁宗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出生,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祐六年(1061),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是那片桃林。流光的霞披,如新娘的红盖头,被春风轻轻掀起。果实饱满的模样太惹人怜爱了,她们真像一群孩子,密密匝匝地挤在枝叶间,笑闹着,春天
这首词是周密咏物之作中的名篇。正如周济《宋四家词选》所云:“草窗长于赋物,然惟此词及‘琼花’二阕,一意盘旋,毫无渣滓。”此篇之最妙处,还在工于寄托这一方面。“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
《陈涉世家》课文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
作者介绍
-
郭沫若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浪漫主义作家。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一个地主兼营商业者的家庭。他学名开贞,号尚武。1919年首次发表新诗时,他各取家乡沫水和若水的第一字合为「沫若」,用它作自己的笔名。郭沫若对于文学发生兴趣,甚至开始语体诗的尝试,是1919年9月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作。如他所说,「在一九一九与二O年之交,我的诗兴被煽发到狂潮的地步」。1921年8月出版的《女神》,收集的主要是这个时期的诗作。1922年5月,《创造》季刊在上海创刊。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失去行动自由,于1928年2月,化名乘船离沪去日本,开始十年流亡生活。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积极支持中国留日学生的进步文艺活动。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先秦天道观之进展》、《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金文丛考》、《古代铭刻汇考四种》等多种专著。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离日潜回祖国。1940年10月成立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郭沫若担任主任。他完成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重要史学论著。从1941年底到1943年4月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他相继完成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原名《筑》)、《孔雀胆》、《南冠草》六个多幕历史剧。这些取材历史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他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表现了借古讽今的鲜明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以主要精力从事政务工作和社会活动,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仍然写不少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出版了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长春集》、《东风集》、《骆驼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史学著作《奴隶时代》等。郭沫若还写了相当数量的小说。从1919年的《牧羊哀话》到1947年的《地下笑声》,共有近四十个中、短篇。大多数作品具有「自叙传」特点,人物有着作者某些经历的影子。更多的是借人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使作品具有浓郁抒情性。《漂流三部曲》和《行路难》是作者走到「人生的歧路」之际的作品,主观色彩鲜明。主人公耿介率直,坦露性格中包括弱点在内的一切方面。他愤世嫉俗,但固守高洁,坚持奋进的特点,使作品虽充满感伤情调,却也能给读者积极的思想影响。郭沫若前期的小说中也有描写历史题材的作品,它们同样具有将作者的主观化入历史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司马迁发愤》、《贾长沙痛哭》中,作者感同身受地但又历史地具体描写了古代志士仁人的心态,穿托了作者的情思。郭沫若既是杰出的文学家,又是卓越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才华横溢,各种体裁,几乎无所不能,创作甚丰,特别是他的诗歌和历史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