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书怀
作者:李邴 朝代:宋朝诗人
- 秋夕书怀原文:
- 枕上不堪残梦断,壁蛩窗月夜悠悠。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著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功名未立诚非晚,骨肉分飞又入秋。
- 秋夕书怀拼音解读:
- zhěn shàng bù kān cán mèng duàn,bì qióng chuāng yuè yè yōu yōu。
zhòu yè bì rì yuè,dōng xià gòng shuāng xuě
dì sì qiáo biān,nǐ gòng tiān suí zhù
běi chuāng gāo wò,mò jiào tí niǎo jīng zhe
miào nián chū bǔ fù xiōng chù,gōng zì cái lì yìng shí xū
dēng huǒ zhǐ chuāng xiū zhú lǐ,dú shū shēng
xīn tiē xiù luó rú,shuāng shuāng jīn zhè gū。
yān shān xuě huā dà rú xí,piàn piàn chuī luò xuān yuán tái
cǐ shēng zhǐ shì cháng shī zhài,bái jú kāi shí zuì bù mián
jǐn jiāng chūn sè lái tiān dì,yù lěi fú yún biàn gǔ jīn
yǐ zhī quán lù jìn,yù bié gù xiāng nán
gōng míng wèi lì chéng fēi wǎn,gǔ ròu fēn fēi yòu rù qi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
此词表现的是南唐李后主对人生的感悟,艺术特点是情境和谐,细节传神。上片以倒叙的方式开篇,写“昨夜”风雨交加,风声雨声树声等“秋声”阵阵传入帘内,构成一种凄凉的氯围。“烛残”二句由室
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兹按此解说。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诗经》中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情绪,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这方面较著名的一首。诗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头二句夸赞东
公元1286年,在元大都西北郊高粱河畔维吾尔族人聚居的畏吾村(今北京魏公村)里,一个“神采秀异”的婴儿诞生了。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北庭(今新疆吉木萨)维吾尔族农民的后裔,将成为中华
相关赏析
-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
贞观五年,李百药为太子右庶子。当时太子承乾对三坟五典这些古代典籍颇为留心,可是闲饮宴乐之后,游乐嬉戏稍微过分。于是李百药作《赞道赋》来进行讽谏规劝,里面写道:我听说过古代圣贤遗留下
周公旦与太公望开创了成王基业。因为武王在牧野建了大功,死后将安葬,就制定了谥号,于是叙明制谥法则。谥,是行为的记录;号,是功劳的标志;车马服饰,是地位的表现。所以,道德高尚就得到大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二十岁应试中举,任隆州参军。当时晋安县有土豪蒲氏,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前后官吏,谁也奈何不得他。州官令尹思贞处理。他查出了蒲氏奸赃数以万计,依法将他斩首。远近的
世人说到快乐之事,都只说读书的快乐和田园生活的快乐,由此可知只要在自己本行工作中努力,便是最安乐的境地。古人说到忧心之处,一定都是忧天下苍生疾苦,以及忧朝廷政事清明,由此可知身
作者介绍
-
李邴
李邴(1085-1146), 字汉老,号龙龛居士。济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后为资政殿学士,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闲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谥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传》传于世。存词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