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五
作者:杨士奇 朝代:明朝诗人
- 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
-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
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
- 南园十三首·其五拼音解读:
- dōu yuán zì yǒu lí hèn,gù huà zuò yuǎn shān cháng
qǐng jūn zàn shàng líng yān gé,ruò gè shū shēng wàn hù hòu?
lín nàn bù gù shēng,shēn sǐ hún fēi yáng
zuó yè dōng fēng rù wǔ yáng,mò tóu yáng liǔ huáng jīn sè
nán ér hé bù dài wú gōu,shōu qǔ guān shān wǔ shí zhōu。
shuā yǔ tóng yáo yàng,yī jǔ hái gù xiāng
suì wéi piāo jǐng gàn,zūn jiǔ ruò píng shēng
chóng chóng ruǐ yè xiāng lián,shì qīng pèi yàn zhuāng shén xiān lǚ
quàn jūn pín rù zuì xiāng lái,cǐ shì wú chóu wú hèn chù
chūn shuǐ bì yú tiān,huà chuán tīng yǔ mián
dān zào chū kāi huǒ,xiān táo zhèng luò huā
xuě lǐng jīn hé dú xiàng dōng,wú shān chǔ zé yì wú qi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
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后悔
残夜花香,月满西楼,醉倚绿琴,无人相伴。一枕新愁,心绪阑珊。而繁笙脆管,隔墙传来,使人难于入梦。结句“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含蓄地透露了诗人“一枕新愁”辗转反侧的忧郁情怀。这
这首词借咏柳讽刺了隋炀帝的荒淫无度。上片写隋炀帝锦帆龙舟下汴河,极尽铺张。下片写其荒淫误国。“笙歌”句饶有韵味,将由繁盛转为破亡的历史教训,一笔端出,颇有社会意义。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
相关赏析
- 做好事得到好报,做恶事得到恶报,由此可见,不必等到来世,在人间便能见到天堂与地狱的分别了。人的心是相同的,心中具有的理性也是相通的,由此可知,愚笨平庸的人,并不被拒绝在圣贤的境
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成。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
昔人曾称道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工绝句,无雌声”。她这首《送友人》就是向来为人传诵,可与“唐才子”们竞雄的名篇。初读此诗,似清空一气;讽咏久之,便觉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
陵州有一口盐井,深五百多尺,井壁都是石头。其上部和下部都很宽敞,唯独中间稍微狭窄,俗称“杖鼓腰”。以前从井底立柏木为井干,上出于井口,自木干垂汲绠而下,才能送汲器至井底取盐水,井旁
唐高祖李渊攻下霍邑后,论功行赏时,军吏认为招募到的奴仆不应该和从军的百姓同等待遇。李渊说:“在战场上打仗,弓箭和飞石之间冲锋,是不分贵贱的;所以评论战斗的功劳,就不应该有什么等
作者介绍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