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极(一作长相思)
作者:曾巩 朝代:宋朝诗人
- 相思极(一作长相思)原文:
-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愿君从此日,化质为妾身。
料君相轻意,知妾无至亲。况当受明礼,不令再嫁人。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妾颜与日空,君心与日新。三年得一书,犹在湘之滨。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
- 相思极(一作长相思)拼音解读:
- liù hé piāo yáo sī zì lián,yī lí jīng luò shí yú nián
dāng nián zǐ jìn yān huā,xiāng féng hèn bù zhī yīn zǎo
yuàn jūn cóng cǐ rì,huà zhì wèi qiè shēn。
liào jūn xiāng qīng yì,zhī qiè wú zhì qīn。kuàng dāng shòu míng lǐ,bù lìng zài jià rén。
shuò chuī piāo yè xiāng,fán shuāng zī xiǎo bái
dīng dīng lòu shuǐ yè hé zhǎng,màn màn qīng yún lù yuè guāng
lán yǒu xiù xī jú yǒu fāng,huái jiā rén xī bù néng wàng
chūn chéng wú chǔ bù fēi huā,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é
qiè yán yǔ rì kōng,jūn xīn yǔ rì xīn。sān nián dé yī shū,yóu zài xiāng zhī bīn。
jiē xià qīng tái yǔ hóng shù,yǔ zhōng liáo luò yuè zhōng chóu
jī niǎo liàn jiù lín,chí yú sī gù yuān
zèng yuǎn xū yíng shǒu,shāng lí shì duàn cháng
jǔ tóu hū jiàn héng yáng yàn qiān shēng wàn zì qíng hé xi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一卦专门讨论谦虚这一道德品质。不难看出,讨论的前提是既定的:谦虚是一种美德,并且是有身份、有地位、有教养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从这个前提出发,再进一步从各个角度来深化 谦虚的内涵,把
这首词是作者临死前不久的一首伤春之作。上阕由景入情,下阕直抒愁怀。“情怀渐觉”、“衰晚”,一“渐”字,表达出时间的推移催老世人的历程,接着,作者又惊异地发现镜中“朱颜”已“暗换”,
此词创造了这样的意境:深秋寒夜,西窗梦醒,红烛半残,明月照人。院中露滴梧桐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使人更加伤凄。这首闺怨小词,通过景物的描写,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幽怨悲凉之情
文天祥正气歌有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所谓的忠臣孝子,他们之所以能为忠孝奋不顾身,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股浩然正气,而这种洁然
王武俊,契丹族怒皆部落人。祖父可讷干,父路俱。开元年间,饶乐府都督李诗率领其部落五千帐,与路俱、南河承袭了汉人的衣冠袍带,皇上下诏褒奖表彰,因而王武俊随其父居住蓟州。王武俊原名没诺
相关赏析
- 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祖父李栖筠,是御史大夫。父亲李吉甫,受封为赵国忠懿公,宪宗元和初年(806)任宰相。李德裕少年即有壮志,苦心致力学业,尤其精通《西汉书》、《左氏春秋》。羞恶同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姜彧与张荣之孙张宏至上都,密奏益都李璮已显露谋反迹象,朝廷应先发制人,但此言未能上奏世祖。第二年,李璮起兵,而各路州郡未作丝毫戒备,李璮轻而易举地占据
刘蕡的字叫去华,是幽州昌平县人,客居在梁地、汴州一带。他精通《春秋》,能分析古今兴亡的原因,沉稳并擅长计谋,慷慨有拯救国家的抱负。他考中了进士。元和年后期,法纪混乱大权旁移,神策军
韩国公子咎争立君位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的时候,他的弟弟正在周地,周君想要用一百辆车隆重地送公子咎的弟弟回国,又担心进入韩国而公子咎没有被立为太子。綦毋恢说:“不如给他带去一百金,韩公
留人留不住,情人在醉中解缆随着兰舟远去。一只船桨划出碧波漫漫春江路,霎时过尽黄莺啼叫处。渡口上杨柳青青,枝枝叶叶是离情。此地别后书信不要再寄,画楼欢情已化作残云断雨,一场春梦,
作者介绍
-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