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镜词
作者:刘方平 朝代:唐朝诗人
- 昏镜词原文: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 昏镜词拼音解读:
- rì mù cāng shān yuǎn,tiān hán bái wū pín
hūn jìng fēi měi jīn,mò rán sàng qí jīng。lòu róng duō zì qī,wèi ruò tā jìng míng。
gù rén xī shàng,guà chóu wú nài,yān shāo yuè shù
qiè běn qín luó fū,yù yán yàn míng dōu
rì guī gōng wèi jiàn,shí wǎng suì zài yīn
xíng rén chàng wàng wáng sūn qù,mǎi duàn jīn chāi shí èr chóu
xiá cī jì bú jiàn,yán tài suí yì shēng。yī rì sì wǔ zhào,zì yán měi qīng chéng。
guò jǐn qiān fān jiē bú shì,xié huī mò mò shuǐ yōu yōu
zǐ guī tí,bù rú guī,dào shì chūn guī rén wèi guī
yàn yàn wú xīn,tài hú xī pàn suí yún qù
wèi bēi wèi gǎn wàng yōu guó,shì dìng yóu xū dài hé guān
rì luò shā míng tiān dào kāi,bō yáo shí dòng shuǐ yíng huí
shì dài yǐ wén xiù,zhuāng xiá yǐ qióng yīng。qín gōng qǐ bù zhòng,fēi shì nǎi wèi qī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或755年(天宝十四载),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是为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此诗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孔子回答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方略,记载在简册上。这样的贤人在世,他的治国措施就能施行;他们去世,他们的治国措施就不能施行了。天之道就是勤勉地化生万物
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 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一日玮方对客弈棋,会有叛夸数千,亡奔夏境。堠骑(骑
崔讳甫的字叫贻孙,是太子宾客、孝公崔沔的儿子。他家世代以守礼制有名。他考中了进士,被封为寿安县县尉。安禄山攻陷了洛阳,崔讳甫冒着危险到家祠里,把神主背着逃了出来。从起居舍人多次升官
相关赏析
- 陈涉者,阳城县人也。,吴广者,阳夏人也。首先交代了人物基本信息以后,司马迁接下来就写到:陈涉少时与人躬耕,休息的时候,陈涉和那些人闲聊,他说了一句让大家觉得十分可笑的话:“苟富贵勿
二十二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二月十六日,齐国的北郭启领兵进攻莒国。莒子将要迎战,苑羊牧之劝谏说:“齐国的元帅地位低下,他的要求不多,不如向他低头,大国是不能激怒的。”莒子不听,在寿馀
这首词借咏柳讽刺了隋炀帝的荒淫无度。上片写隋炀帝锦帆龙舟下汴河,极尽铺张。下片写其荒淫误国。“笙歌”句饶有韵味,将由繁盛转为破亡的历史教训,一笔端出,颇有社会意义。
关于荀况的出生地,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荀况是赵国人,这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战国末期,赵国的疆域纵横两千里,荀子的出生地到底在何处,却是直到今天仍然众说纷纭的话题。以致于荀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作者在胡诠遭贬后,不顾个人安危,写这首词为他送行,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以及对胡诠的深挚感情。这首词与寄赠李纲的《贺新郎》
作者介绍
-
刘方平
刘方平,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全唐诗》存其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