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瓦官阁
作者:解缙 朝代:明朝诗人
- 登瓦官阁原文:
-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 登瓦官阁拼音解读:
- chén dēng wǎ guān gé,jí tiào jīn líng chéng。
zhí zi zhī shǒu,yǔ zi xié lǎo
jiāng shàng wǎn lái kān huà chù,diào yú rén yī suō guī qù
dān guì bù zhī yáo luò hèn,sù é yīng xìn bié lí chóu
qián bú jiàn gǔ rén,hòu bú jiàn lái zhě
xīn tí hén yā jiù tí hén,duàn cháng rén yì duàn cháng rén
liǎng láng zhèn fǎ gǔ,sì jiǎo yín fēng zhēng。
léi zuò bǎi shān dòng,shén fú wàn gǒng qīng。
zhì jiǔ cháng ān dào,tóng xīn yǔ wǒ wéi
liáo kuò yún hǎi wǎn,cāng máng gōng guàn píng。
màn màn yǔ huā luò,cáo cáo tiān lè míng。
líng guāng hé zú guì? zhǎng cǐ zhèn wú jīng。
mén yú chāng hé zì,lóu shí fèng huáng míng。
jiǔ rì bēi qiū bú dào xīn fèng chéng gē guǎn yǒu xīn yīn
zhōng shān duì běi hù,huái shuǐ rù nán róng。
yì xī huò jiāng jūn,lián nián cǐ zhēng tǎo
shān kōng bà qì miè,dì gǔ hán yīn shēng。
yǎo chū xiāo hàn shàng,yǎng pān rì yuè x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端午之日逢雨。雨中凭眺,见景生情,此篇所写正是个中情景。旧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故词之上片先描绘了此日雨中凭眺的所见之景,而于下片转入抒情,抒发了对屈原的隐曲的深情。词中对屈原
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 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尊敬的先祖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
名扬海内 科举不顺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腊月二十四日生于江苏昆山一个日趋衰败的大族之中。他八岁时,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
这是一篇送别之作,送的是顾贞观。当时,顾贞观正在京城,逢母丧欲南归,纳兰容若(纳兰性德)欲留不得,更想到和顾贞观虽然心心相印,却聚少离多,此番又将长别,愈发难舍。
这首词写少妇的哀怨。上片首二句对举成文,境界凄冷,是女主人公周遭的环境,与后面所表现的她内心的凄寂和谐地统一起来。“玉郎”三句,为女主人公的想象之辞,用“玉郎”在外纵情,反衬自己的
相关赏析
- 人生下来,性情本是至真的,纯然无杂的。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外界的环境未必如此纯然无杂,因此,原本至真的性情,便逐渐淹没而不显。等到成长以后,经过许多苦乐的感受,才逐渐感到许多选择都
1875年11月8日(光绪元年乙亥年十月十一日卯时生)生于福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早年学习经史、诗词,善骑射。 父寿南曾任湖南郴州知州。 1
①江总诗:“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世说》:王卫军云:“酒正引人著胜地。”②《列子》:“徐行而云。”《庄子》:“鼓琴足以自娱。”③毳,鸟细毛也。《韩诗外传》:“背上之毛,腹下之
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出兵定襄攻击匈奴。苏建、赵信两位将领同率三千多骑兵行军,在途中遭遇单于军队。汉军和匈奴军苦战一天,士兵伤亡殆尽,赵信投降单于,苏建独身一人逃回大营。议郎周霸
①此词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曰:“一名《醉桃源》、《碧桃春》。”《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中有题作“春景”。据明吴讷《百家词》之各种抄本《南唐二主词》,此词调名下有注:“呈郑王十二
作者介绍
-
解缙
解缙(1369~1415)中国明代书法家。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江西吉水人。曾任翰林学士、广西参议,后入狱,死于狱中。善诗文,工书法。擅行、草书,笔法沉着劲健,反复偃侧。枯丝牵掣,极富变化,然亦有纯熟缠绕、纵荡成习、蕴藉不足的弊病。有墨迹《自书诗》、《金刚经》等传世。著《春雨杂述》、《文毅集》,前者收录其论书见解,有学书法、草书评、评书、书学评说、书学传授等内容,其中对笔法变化的议论颇为详尽精到。解缙自幼颖悟绝人,其文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善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