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苏堤芙蓉)
作者:陈敬容 朝代:近代诗人
- 菩萨蛮(苏堤芙蓉)原文:
-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宫袍呼醉醒。休卷西风锦。明日粉香残。六朝烟水寒。
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红云半压秋波碧。艳妆泣露娇啼色。佳梦入仙城。风流石曼卿。
- 菩萨蛮(苏堤芙蓉)拼音解读:
- yī zì hú chén rù hàn guān,shí nián yī luò lù màn màn
jǐn dào suí wáng wèi cǐ hé,zhì jīn qiān lǐ lài tōng bō
dōng jūn yě bù ài xī,xuě yā shuāng qī
jì tíng xiāo sè gù rén xī,hé chǔ dēng gāo qiě sòng guī
liǔ suǒ yīng hún,huā fān dié mèng,zì zhī chóu rǎn pān láng
tīng zhōu wú làng fù wú yān,chǔ kè xiāng sī yì miǎo rán
shì jiāo qiáo xià shuǐ,jīn xī dào xiāng zhōng
gōng páo hū zuì xǐng。xiū juǎn xī fēng jǐn。míng rì fěn xiāng cán。liù cháo yān shuǐ hán。
zǒng shì xiàng rén shēn chù,dāng shí wǎng dào wú qíng
qīng fēng míng yuè wú rén guǎn,bìng zuò nán lóu yī wèi liáng
èr yuè bā líng rì rì fēng,chūn hán wèi liǎo qiè yuán gōng
hóng yún bàn yā qiū bō bì。yàn zhuāng qì lù jiāo tí sè。jiā mèng rù xiān chéng。fēng liú shí màn qī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乙巳、765) 唐纪四十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 [1]闰十月,乙巳,郭子仪入朝。子仪以灵武初复,百姓雕弊,戎落未安,请以朔方军粮使
唐愍皇帝从厚是唐明宗第五子,身体健壮,为人寡言有礼貌,唐明宗因为他长得像自己而特别爱他。天成二年(927),以检校司徒任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加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厚妃是
这首词写女子春日怀远。上片写她池上闲望,用“花映柳条”领起,“雨萧萧”作结,两句都是写景,前句明丽,后句暗淡,以喻好景不常,美人迟暮。中间三句写女主人公的行动,关键在一“闲”字,以
此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女子春日里见春燕双飞而自悲独居、油然怀远的情怀。全词感情曲折多变而又深婉不露,极尽婉约之美。 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句:“娉娉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词篇。作者在小序中明白提示,这首词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思与前人不同,"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而这首却写的是月亮西沉以后的情景;二
相关赏析
- 读书人的财富便是文章多,然而并不是指一些应付考试的文章;有德的人担忧死后名声不能为人称道,这个名不是指科举之名。注释时文:应时文,八股文。疾:忧虑。
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篇题
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之际,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为对偶给人以冷漠凄清的感觉。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各种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冰
作者介绍
-
陈敬容
陈敬容(1917.9.2-1989.11.8),女,汉族,作家,原籍四川乐山。代表作品《窗》。
1932年春读初中时开始学习写诗。1934年底只身离家前往北京,自学中外文学,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这时期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第一首诗《十月》作于1935年春,1946年在上海《联合日报晚刊》上发表。1938年在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5年在重庆当过小学教师,1946年当过杂志社和书局的编辑。同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星雨集》,并到上海,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1948年参与创办《中国新诗》月刊,任编委。她是《九叶集》诗友成员。1949年在华北大学学习,同年底开始从事政法工作。1956年任《世界文学》编辑,1973年退休。
1978年起,重新执笔创作,10年来发表诗作近200首,散文和散文诗数十篇,并有新的译著问世。1981年至1984年曾为《诗刊》编外国诗专栏。诗集《老去的是时间》获1986年全国优秀新诗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