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真人箓中像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朝诗人
- 杨真人箓中像原文:
- 画中留得清虚质,人世难逢白鹤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应见茅盈哀老弟,为持金箓救生人。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 杨真人箓中像拼音解读:
- huà zhōng liú dé qīng xū zhì,rén shì nán féng bái hè shēn。
zhī lí dōng běi fēng chén jì,piāo bó xī nán tiān dì jiān
yì jūn tiáo tiáo gé qīng tiān,xī rì héng bō mù,jīn zuò liú lèi quán
zhì jīn kuī mù mǎ,bù gǎn guò lín táo
yīng jiàn máo yíng āi lǎo dì,wèi chí jīn lù jiù shēng rén。
qiān lǐ wàn lǐ,èr yuè sān yuè,xíng sè kǔ chóu rén
zhù jiǔ hé qiáo yù qù,xié yáng lèi mǎn
bù chóu wū lòu chuáng chuáng shī,qiě xǐ xī liú àn àn shēn
qī xiá shān liè;yí shuǐ xiàn xué,guǎng shù mǔ
jiǔ kùn lù cháng wéi yù shuì,rì gāo rén kě màn sī chá
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yún kāi wèn shuǐ gū fān yuǎn,lù rǎo liáng shān pǐ mǎ ch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王湾的诗,现存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已被选入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倍受读者喜爱,《河岳英灵集》题作《江南意》,字句颇有不同。此诗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
《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四》,《史记》将此文系于《赵世家》孝成王元年(当周赧王五十年、齐襄王十九年)。后世学者对此定位无异议,因为只有这个时间才有可能出现赵太后新用事的情
刘庭琦这一首有名的五绝,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
这首小令,描绘春景,抒写春愁。暮春季节,风卷斜阳,落红满院,翠钿轻寒,独倚秋千。结句“蹙破远山愁碧”,蕴含无限情韵。通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风格和婉,意境优美。
《易经》这部书,是追原万事万物的始终,以成其根本的一本书,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包括万事万物的要素。一卦分为六爻,虽六爻刚柔相杂不一,但只要观察爻位,处在适当的时位,和象征的事
相关赏析
- 素毒有人问:“羊肉与鹅肉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腥臊气?”另一人回答说:“是因为一生都吃素。”笑话一担有个秀才年近七十,他的妻子突然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年岁已高才生了儿子,就取名为“年纪”。
《送穷文》写于唐宪宗元和六年春,时韩愈45岁,任河南令。韩愈在经历了一番坎坷之后,终于官运亨通。35岁那年,韩愈被擢为四门博士,翌年又拜监察御史。虽然不久被贬阳山令,但元和三年被召
这首诗大约作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年间,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公元847年(大中元年)秋,李德裕为政敌所排挤,被贬为以太子少保身份留守东都洛阳,不久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庙宇,遗留到至今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庙,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
不光是在君子看来,在所有人看来,这个丈夫的行为方式肯定是不对的。其实,孟子在这里用的也就是一个比喻,人们求名求利求富求贵求得地位,谁不是在别人手里讨饭吃呢?就是君王,也要反过来乞求
作者介绍
-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出身寒微,早得诗名,然屡试不第。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僚。入后梁,得后梁太祖(朱温)赏识,于开平元年(907)授翰林学士,迁主客员外郎,五日便卒。其诗多讽时刺世之作,时人赞其诗多「壮言大语」,能使「贪夫廉,邪臣正」。在艺术上,杜荀鹤专攻近体,尤长七律,不重辞藻,善用白描手法,诗风质朴自然,明快有力,后人称之为「杜荀鹤体」。曾自编《唐风集》三卷,录诗三百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