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闺怨
作者:汪遵 朝代:唐朝诗人
- 空闺怨原文: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 空闺怨拼音解读:
- xī wén dòng tíng shuǐ,jīn shàng yuè yáng lóu
pǐ mǎ nán lái dù zhè hé,biàn chéng gōng què yuǎn cuó é
cǎo sè qīng qīng liǔ sè huáng,táo huā lì luàn lǐ huā xiāng
shā àn jú kāi huā,shuāng zhī guǒ chuí shí
piān zhōu yī zhào guī hé chǔ jiā zài jiāng nán huáng yè cūn
qiū shuāng yù xià shǒu xiān zhī,dēng dǐ cái féng jiǎn dāo lěng。
jīn hé xǔ píng lán huái gǔ cán liǔ cēn cī wǔ
wéi yǒu hé biān yàn,qiū lái nán xiàng fēi
hán yuè chén chén dòng fáng jìng,zhēn zhū lián wài wú tóng yǐng。
cán xuě yā zhī yóu yǒu jú,dòng léi jīng sǔn yù chōu yá
jīn nián chūn qiǎn là qīn nián bīng xuě pò chūn yán
bù xìn bǐ lái zhǎng xià lèi,kāi xiāng yàn qǔ shí liú qú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
柳宗元虽然只活到了46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一生留下许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
这首诗以怅惘感伤的心情,借寒食游园,追忆了几年前与一位女子相会时的温馨缠绵,对于早已天各一方的情人表示了深切的追念。寒食这一天,传统风俗是折柳条插在门上、屋檐上,叫做“明眼”;男女
天地万物,同在一个空间,但形体各不相同,它们没有固定的用处,却对人们都有用,这是一条自然的规律。人类群居在一起,同样有追求,但要求获得满足的方法却不一样,同样有欲望,但满足
《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四》,《史记》将此文系于《赵世家》孝成王元年(当周赧王五十年、齐襄王十九年)。后世学者对此定位无异议,因为只有这个时间才有可能出现赵太后新用事的情
相关赏析
- 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入敌国境内,敌我势均力敌,双方对而相峙,众寡强弱相等,谁也不敢率先发起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我要使敌军将帅心怀恐惧,部队士气低落,行阵不能稳固,后阵士兵企图逃跑
晋阳故城:在晋祠东北十里的古城营。春秋末晋国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创建。后历北齐、唐、五代经营,晋阳成为北方重镇,北宋赵光义,在公元 979年攻克太原灭掉北汉后,火烧水淹,废弃这座历时一
高登十一岁丧父,母亲勉力供其求学。他读书勤奋,为潜心钻研《易经》,深居梁山,结庐白石庵。二十岁时,他入太学,与太学生陈东、张元千、徐揆等结为至交。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金兵进
我听说天下就象是一个大容器,百姓就象是其中贮存的财富。容器太大,一个人就管理不了;财富太多、太贵重,一个人就难以守护。所以要划分疆野,要建立诸侯国;亲疏之间要互相抑制,这是关系到国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
作者介绍
-
汪遵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棠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询其因何事来京,遵答以来就贡。棠怒斥之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 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