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女谣
作者:窦牟 朝代:唐朝诗人
- 巴女谣原文:
-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 巴女谣拼音解读:
- mài shōu shàng chǎng juàn zài zhóu,de zhī shū dé guān jiā zú
gù yuán miǎo hé chǔ,guī sī fāng yōu zāi
wàn lǐ qiè xīn chóu gèng kǔ,shí chūn hé lèi kàn chán juān
bā nǚ qí niú chàng zhú zhī,ǒu sī líng yè bàng jiāng shí。
zhī zǐ guī qióng quán,zhòng rǎng yǒng yōu gé
bì wú qiān lǐ sī yōu yōu,wéi yǒu shà shí liáng mèng、dào nán zhōu
jì lì qiū jiāng yú huǒ xī,qǐ kàn cán yuè yìng lín wēi
cuī cù nián guāng,jiù lái liú shuǐ zhī hé chǔ
bù chóu rì mù huán jiā cuò,jì de bā jiāo chū jǐn lí。
rù shì lěng tiāo hóng xuě qù,lí chén xiāng gē zǐ yún lái
shuāng xuě xī cuǐ ái,bīng dòng xī luò zé
sān yuè cán huā luò gèng kāi,xiǎo yán rì rì yàn fēi l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
这首词又名《江亭怨》,原题于荆州江亭之柱上,故由此得名。作者并不可考,《冷斋夜话》、《异闻录》等著作言其是吴城小龙女之作,使这首增添一种神秘的色彩。 以词意来看是一个流落异乡的少女
关于荀况的出生地,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荀况是赵国人,这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战国末期,赵国的疆域纵横两千里,荀子的出生地到底在何处,却是直到今天仍然众说纷纭的话题。以致于荀
李重元的《忆王孙》原来是有春、夏、秋、冬四季词的,都是以女子的口吻述说四季景色,抒发相应的情感。这一首夏词,先写小池塘里,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
①芳草,香草,一种能散发芬芳香气的植物。 汉· 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 后蜀·毛熙震《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绿萋萋。” 明· 沉鲸《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这里词人以芳草自喻,有忠贞贤德之意。
相关赏析
- 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活着的没有消息,死了的已化为尘土。因为邺城兵败,我回来寻找家乡的旧路。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
此词写与情人的别后相思。上片起首二句以极其工整的六言对句,追忆昔日欢会的美好情景,温馨旖旎地写出了男女欢会这样一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态:一对情侣,姹紫嫣红、争芳斗艳的小园深径里携手
(题目)初秋在园子里散步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从前高辛氏时发生犬戎入侵,天子因为犬戎的侵凌残暴感到忧虑,但攻打犬戎又不能取胜。于是向天下的人寻访招募,凡是能得到犬戎的将领吴将军脑袋的人,赏给一千镒黄金、一万户的采邑,而且将小女
作者介绍
-
窦牟
窦牟(749-822)字贻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原有集,已失散。有集十卷,今存诗二十一首。窦牟,字贻周,窦常弟,扶风平陵人。贞元二年登进士第,试秘书省校书郎、东都留守巡官。历河阳、昭义从事,检校水部郎中,赐绯,再为留守判官。入为都官郎中,出为泽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长庆二年卒,时年七十四。子周余,大中年秘书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