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作者:魏野 朝代:宋朝诗人
-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原文:
- 正情驰魏阙,空书怪事,心胆堕,伤殷浩。
回首燕山,月明庭树,两枝乌绕。
恨黄尘障尺,西山远目,送斜阳鸟。
高处莺啼低蝶舞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
沧浪渔父,归来惊笑,灵均枯槁。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
祸福无端倚伏,问古今、几人明了。
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
秋风倦客,一杯情话,为君倾倒。
-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拼音解读:
- zhèng qíng chí wèi quē,kōng shū guài shì,xīn dǎn duò,shāng yīn hào。
huí shǒu yān shān,yuè míng tíng shù,liǎng zhī wū rào。
hèn huáng chén zhàng chǐ,xī shān yuǎn mù,sòng xié yáng niǎo。
gāo chù yīng tí dī dié wǔ hé kuàng rì zhǎng,yàn zi néng yán yǔ
cāng láng yú fù,guī lái jīng xiào,líng jūn kū gǎo。
lí táng sī qín sè,bié lù rào shān chuān
jiāng kuò yún dī、duàn yàn jiào xī fēng
wú sī shǔ tóng zhāng gāo qiū,kōng shān níng yún tuí bù liú
guān hé wú xiàn qīng chóu,bù kān lín jiàn
shāng xīn qín hàn,shēng mín tú tàn,dú shū rén yī shēng cháng tàn
zhōng rán dú bú jiàn,liú lèi kōng zì zhī
bì chuāng xié yuè ǎi shēn huī,chóu tīng hán jiāng lèi shī yī
dāng nián zǐ jìn yān huā,xiāng féng hèn bù zhī yīn zǎo。
kàn péng mén qiū cǎo,nián nián pò xiàng,shū chuāng xì yǔ,yè yè gū dēng
xiè hòu qí nán,suì hán dú zài,gù rén jīn bào
huò fú wú duān yǐ fú,wèn gǔ jīn、jǐ rén míng liǎo。
xiè hòu qí nán,suì hán dú zài,gù rén jīn bào。
qiū fēng juàn kè,yī bēi qíng huà,wèi jūn qīng dǎ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杜甫年轻时便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然而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长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乱
于栗磾,是代郡人。能在马上左右开弓,武艺过人。登国年间,任冠军将军和非正式的新安子。后来与宁朔将军公孙兰率领步、骑兵二万,偷偷地从太原出发沿着汉代韩信当年的进军路栈打通井陉,到中山
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满山遍野的树
陈完是陈厉公陈他(tuō,托)的儿子。完初生的时候,周太史正好路过陈国,陈厉公请他给陈完卜卦,卜得的卦是《观卦》变为《否(pǐ,匹)卦》,太史说:“卦辞的意思是:观看国家的风俗民情
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为咏梅而寓意之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
相关赏析
- 本章继前几章而深入阐述有关修身的问题。开头六句提出六种情况、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婴儿乎?”“能无疵乎?”“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这六个问题实际上说的就是
陆叡系绍定五年(1232)进士,曾做过沿江制置使参议、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淮西总领等高官。此首看来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此词营造的是一派凄迷、悲凉
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的一封书信中的一个片段。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
孝哀皇帝,是汉元帝的庶孙,定陶恭王的儿子。母亲是丁姬。三岁时嗣立为王,成人后爱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都朝见成帝,他的傅、 相、 中尉都一同前来。此时成帝的少弟中山孝王也来朝见,只有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于1079年(元丰二年)的端午节,此时作者刚到湖州不久。同游者还有“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观写有《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可证。诗的开头四句,直叙作者乘坐小轿任性
作者介绍
-
魏野
魏野(960~1019),为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世代为农,自筑草堂於陕州东郊,一生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其诗,多吟咏陕州风土人情、田园山水,诗风清淡朴实。
大中祥符初(1008),辽国契丹皇帝派使到京都,向真宗求取《魏野诗集》的下半部,宋真宗感到魏野为其增添了光彩,就请魏野出庄为官。魏野以“糜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为由,拒绝做官。景德三年(1006),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寇准被罢京官后,谪陕州任知州时,曾亲自拜访魏野,这时魏野年近五十,认为自己通晓历史,看透了世态炎凉,他赠诗劝寇准:“好去天上辞将相,归来平地做神仙。”
天禧三年(1019)十二月,魏野卒,陕州令报朝廷,次年正月,皇帝下昭旌表,称他“陕州处士”,追赠为秘书省著作郎。魏野一生清贫,不沦污流,为后人尊祟,曾祀奉于原陕州乡贤祠。他居住过的草堂山庄被誉为陕州八景之一——“草堂春晓”。
魏野的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不过他的诗平朴闲远,尚无艰涩苦瘦之弊。如“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寻隐者不遇》)及“妻喜栽花活,儿夸斗草赢”(《春日述怀》)。其诗亦颇有精警之句,如:“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题普济院》),“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书友人屋壁》)及“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晨兴》)等。故宋僧文莹《玉壶野史》说,魏野“诗固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常不事虚语”,评价颇为中肯。他的诗中也偶有苍凉壮阔之句,在宋初是不可多得的。如《登原州城呈张贵从事》:“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魏野与林逋同为宋初高士﹐虽其身后诗名不如林逋,但当日声望实在林逋之上。据《宋史‧魏野传》载,他的《草堂集》上帙,在大中祥符初年已传到契丹。
《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草堂集》2卷,《钜鹿东观集》10卷。前者有《两宋名贤小集》本;后者为其子魏闲所编,有《峭帆楼丛书》本,另《补遗》1卷﹐《附录》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