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春迟(大石调)
作者:蒲松龄 朝代:清朝诗人
- 恨春迟(大石调)原文:
- 乳燕来时花期寝。淡月坠、将晓还阴。争奈多情易感,音信无凭,如何消遣得初心。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欲借红梅荐饮。望陇驿、音信沈沈。住在柳洲东岸,彼此相思,梦去难寻。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 恨春迟(大石调)拼音解读:
- rǔ yàn lái shí huā qī qǐn。dàn yuè zhuì、jiāng xiǎo hái yīn。zhēng nài duō qíng yì gǎn,yīn xìn wú píng,rú hé xiāo qiǎn dé chū xīn。
yǐn sàn lí tíng xī qù,fú shēng cháng hèn piāo péng
xīng hé qiū yī yàn,zhēn chǔ yè qiān jiā
shí mén liú shuǐ biàn táo huā,wǒ yì céng dào qín rén jiā
bīng hé jǐng quán yuè rù guī,jīn gāng qīng níng zhào bēi tí
chūn rì chí chí chūn cǎo lǜ,yě táng kāi jǐn piāo xiāng yù
jiàn xíng jiàn yuǎn jiàn wú shū,shuǐ kuò yú chén hé chǔ wèn
yù jiè hóng méi jiàn yǐn。wàng lǒng yì、yīn xìn shěn shěn。zhù zài liǔ zhōu dōng àn,bǐ cǐ xiāng sī,mèng qù nán xún。
yù zhī chàng bié xīn yì kǔ,xiàng mù chūn fēng yáng liǔ sī
guī zhuāng jiàn lǐ jūn zhī fǒu xiào zhǐ lú shān gǔ jiàn téng
jiāng tiān yī sè wú xiān chén,jiǎo jiǎo kōng zhōng gū yuè lún
xiū zhú bàng lín kāi,qiáo sōng yǐ yán li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三家以诗为公刘作,盖以戎狄浊乱之区而公刘居之,譬如行潦可谓浊矣,公刘挹而注之,则浊者不浊,清者自清。由公刘居豳之后,别田而养,立学以教,法度简易,人民相
这首词是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名篇,写的是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作者有一首五律《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
当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几经调动再回到成都时,范成大也以四川制置使的身份来到这里,旧友异地相逢,十分亲热,常在一起饮酒酬唱。陆游原本豪放不羁,这时因抗金的抱负与个人的事业都受
名扬海内 科举不顺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腊月二十四日生于江苏昆山一个日趋衰败的大族之中。他八岁时,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
相关赏析
- 才华横溢的士人才储八斗,学识广博的儒士学富五车。 三坟五典是记载三皇五帝事迹的历史书;八索九丘是描写八泽九州的地理志。 尚书上记载的是上古时期尧、舜和夏、商周三代的政事;周易由
瞻望那边旱山山底,榛树楛树多么茂密。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求福就凭和乐平易。圭瓒酒器鲜明细腻,金勺之中鬯酒满溢。和乐平易好个君子,天降福禄令人欢喜。老鹰展翅飞上蓝天,鱼儿摇尾跃在深
一勺:形容西湖湖小水浅。渡江:指宋高宗建炎元年渡过长江,在杭州建都。洛阳花石:椐宋人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载:“洛阳以园林著称,多名花奇石。”宋徽宗爱石,曾从浙中采集珍奇观赏石,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
本词是怀人之作。所怀的人或许就是作者在临安城中的恋人。上片借暮春景色抒发人生易老年华虚度的感慨。前三句写暮春景色,点出自己的春愁。“念前事”四句属倒插笔,写从前的情事。“早春窥”指
作者介绍
-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出身在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少年时就聪明好学,十九岁中秀才,但此后多年参加乡试,始终没能中举,直到七十一岁才补为岁贡生。长期在乡下教书并进行文学创作。由于仕途失意和生活贫困,使他同情人民的苦难,对封建社会的黑暗也有较深刻的认识。短篇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此外还写有一些诗词、俚曲、戏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