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枝江刘明府
作者:潘安 朝代:魏晋诗人
- 送枝江刘明府原文:
-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
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
县吏迎来怪到迟。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家僮从去愁行远,
- 送枝江刘明府拼音解读:
- yuàn wèi xī nán fēng,cháng shì rù jūn huái
gōng míng wàn lǐ wài,xīn shì yī bēi zhōng
xiāng hàn báo shān liáng,liáng shān báo hàn xiāng
pò yī gōu yàng xiǎo,shàn zhú hàn jī tuán。
xiàng nán jiàn jiàn yún shān hǎo,yí lù wéi wén chàng zhú zhī。
zhōng shān bào jīn líng,bà qì xī téng fā
xiàn lì yíng lái guài dào chí。dìng fǎng yù quán yōu yuàn sù,yīng guò bì jiàn zǎo chá shí。
tiān yá dì jiǎo yǒu qióng shí,zhǐ yǒu xiāng sī wú jìn chù
qiū shēng wàn hù zhú,hán sè wǔ líng sōng
shǐ zhī suǒ xiàng jīn lóng tīng,bù jí lín jiān zì zài tí
lì lǎn qián xián guó yǔ jiā,chéng yóu qín jiǎn pò yóu shē
qíng fēng chū pò dòng,liǔ yǎn méi sāi,yǐ jué chūn xīn dòng
lǎo zhe qīng shān wèi chǔ zǎi,píng shēng zhì yè yǒu shéi zhī。jiā tóng cóng qù chóu xíng yuǎ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首诗写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家常情境,家常话语,娓娓写来,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写得非常生动自然,所以向来为人们所爱读。 开头四句说:人
其一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其二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
公元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邓廷桢因曾随林则徐参与虎门销烟,被诬削职,次年远戍伊犁。从词人在长江下游追忆自己昔年禁烟抗英壮举的叙述来看,此首词应创作于他被革职之后,流放伊犁之
这支小令,多半内容反映的是闺中少妇绝望的心情。开头两句“雪纷纷,掩重门”,点明季节,说年冬腊月,大雪纷飞。接着直抒胸臆:“不由人不断魂”。第四句“瘦损江梅韵”,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
读书种子 首先,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誉为“读书种子”的大儒。这一美誉是明成祖朱棣的高参姚广孝的创意。 姚广孝了解方孝孺,破城之前,曾请求朱棣,称看重气节的方孝孺不会轻易归顺,希
相关赏析
- 本篇以《致战》为题,旨在阐述对敌作战中如何争取战场主动权的问题。它认为,调动敌人前来交战(“政敌来战”),就会使敌人处于兵势常虚、被动不利的地位;我不受敌人调动(“不能赴战”),就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
于栗磾,是代郡人。能在马上左右开弓,武艺过人。登国年间,任冠军将军和非正式的新安子。后来与宁朔将军公孙兰率领步、骑兵二万,偷偷地从太原出发沿着汉代韩信当年的进军路栈打通井陉,到中山
贫穷与地位卑下,并不是可耻的事,可耻的是因为贫穷或卑下,便去谄媚奉承别人,想求得一些卑策的施舍。富贵也不是什么十分光荣的事,光荣的是富贵而能够帮助他人,有利于世。讲经世治国的学
赵广汉担任颍川太守时,颍川豪门大族之间互相连亲,而官吏间也都互结朋党。赵广汉很担忧此事,便授计值得信赖的部属,外出办案时,一旦罪名确立就依法处罚,同时故意泄露当事人的供词,目的
作者介绍
-
潘安
潘安(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岳,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汉族,河南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大潘庄)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